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家畜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以上四种方法中使用的抗原均是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分复杂且抗原制备成本高、周期长,需要使用实验动物宿主,存在实验动物安全的危险并且不易大量获得,且诊断抗原不易标准化生产等缺点,因而也就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寻找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病诊断用有效抗原及建立良好的诊断方法成为迫切和必要的任务。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科技工作者已开始致力于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已开始利用具有诊断功能基因制备的重组抗原[7],为建立敏感、特异、()快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2 治疗

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病最早采用锑273、酒石酸锑钾、苏酒雄合剂、猫眼草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或毒性较大或疗效不确实,现已不用。20世纪70年代末有人开始使用硝硫氰胺、硝硫氰醚等药物治疗牛、羊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病。采用2%硝硫氰胺治疗牛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病,一次用药可使虫体失去活动能力,吸盘无力,丧失吸附作用,性器官退化和虫体萎缩死亡。采用10%硝硫氰醚水悬液给牛三胃注射用药,剂量为15毫克/千克体重,其灭雄率达99.4%,灭雌率100%。但这两种药物毒副作用较强,有时可以引起动物强烈的反应,甚至中毒、死亡,因此,现已很少使用。之后采用治疗吡喹酮治疗牛、羊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病,应用吡喹酮采用口服和三胃投药方式给牛、羊用药。结果表明羊按20~4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其肝移率为78.6%~94.7%,牛按3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口服,其肝移率为81.9%,按15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三胃用药其肝移率达99.1%,牛三胃用药量是口服用药量的一半,而且效果也较口服用药好。

王春仁等采用抗血吸虫Ⅱ号按3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治疗自然感染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的绵羊和黄牛,结果表明绵羊一次用药虫卵转阴率为85%,虫卵减少率为95.55%。牛一次用药,虫卵转阴率为80%,虫卵减少率为93.6%,残余虫卵变形,毛蚴孵化率降低。有人使用自行研制了含10%吡喹酮的吸虫净注射液,牛、羊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肌肉注射,灭虫率和驱虫率达99.5%~100%。

3 预防

在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上,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尤其要了解不同地区引起本病蔓延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

严禁家畜接触和饮用疫水,特别在流行区里不得饮用池塘、水田、沟渠、沼泽和湖泊里的水,最好给家畜设置清洁饮水槽,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由于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虫卵只有接触水才能孵出毛蚴感染椎实螺,因此防止患畜粪便污染水源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为此要加强粪便管理,将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

根据当地地理和气候特征,结合春秋防疫,选用吡喹酮给牛、羊驱虫。春季驱虫可以防止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虫卵随粪便传播污染草原,秋季驱虫可以保证动物安全越冬。在多雨季节,应在感染季节反复用药数次。有条件的牧场可采取粪便定期检查方法,随时发现随时驱虫,以减少病原扩散。

在实际中,根据椎实螺的生态学特点,因地制宜,结合农牧业生产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灭螺,也可以使用硫酸铜、五氧酚钠、氧乙胺等杀螺剂灭螺,但要防止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养殖水禽进行生物灭螺。

根据螺类生存时间和活动规律,确定安全放牧期。在放牧安全期内,可在污染牧地上放牧,其余时间应该在没有被污染的草地上放牧,有条件的牧场可以实行轮牧。

参考文献:

[1] 张世英, 沈杰, 方渭民,等.羊东毕吸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J]. 兽医科技杂志,1984,1:23-25.

[2] 耿进明, 史学增, 周贵.应用间接血凝诊断牛东毕吸虫病.吉林农业大学学报[J],1991, 13(4):59-63.

[3] 刘振玲, 赵辉元. 应用ELISA检测绵羊抗东毕吸虫抗体[J].中国兽医学报,1987,03:31-34.

[4] 耿进明, 朱莉, 史学增, 等.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牛东毕吸虫病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6(8): 88-100.

[5] 史学增, 周贵, 王淑敏, 等. 用ELIB诊断牛东毕血吸虫病的研究[J].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5, 3:17-19.

[6] 王春仁, 许腊梅, 王洪新, 等. 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漏法检测羊东毕吸虫病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0, 5: 24-25.

[7] 宿文文, 张莹, 那璐, 等. 土耳其斯坦裂体吸虫23kDa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4):26-29.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抗原 免疫 检测 抗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