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李存梅 (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畜牧兽医站 810100)

1 钩虫病

牛、羊钩虫病由钩口科、仰口属的线虫引起,成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

钩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经口或皮肤感染宿主,其中经皮肤感染为主要途径。感染性幼虫钻入宿主皮肤血管后,随血流进入肺,再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口腔,被咽下后,在宿主小肠发育为成虫,钩虫从感染到成熟需30~56天。

虫体吸血导致病畜贫血,吸血过程中频繁移位,造成宿主肠黏膜多处出血,虫体还可分泌毒素,导致寄生部位损伤、炎症、溃疡,经皮肤感染,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组织损伤、肺出血等。成年畜顽固性下痢,有时带有血液,粪便发黑,渐进性贫血、消瘦。幼畜还可有神经症状,发育受阻。

检查虫卵,新鲜钩虫卵具有一定特征性,颜色深,发黑,虫卵两端钝圆,两侧平直,内有8~16个卵细胞。剖检发病牛、羊可在寄生部位找到虫体。

在流行地区,预防本病可进行定期驱虫,春、秋季各一次。夏、秋感染季节,避免牛、羊吃露水草,不在低湿地带放牧,可和单蹄动物轮牧。此外,要加强饲养管理,将粪便进行发酵处理,注意冬季补饲,搭建棚圈。

治疗本病时可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一次内服或皮下注射。阿苯达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内服。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6~8毫克,一次内服或注射。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内服。

2 血矛线虫病

胃肠道毛圆科线虫病是发生于牛、羊、等反刍家畜的最常见、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性线虫病,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毛圆科线虫主要寄生于反刍家畜胃肠道内。一般是雌虫产卵后,卵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经孵化逐渐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第三期幼虫),再经口感染易感动物,然后到达寄生部位,逐渐发育为成虫。

捻转血矛线虫也称捻转胃虫,寄生于宿主的皱胃。捻转血矛线虫矛状刺可刺破宿主胃黏膜,且分泌抗凝血酶,吸血并夺取营养。重度感染易导致严重贫血,大量寄生可使胃黏膜广泛损伤,发生溃疡。另外还可分泌毒素,抑制宿主神经系统活动,导致宿主消化、吸收机能紊乱。

急性型多见于羔羊,高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短期内引起羔羊大批死亡。亚急性型表现为黏膜苍白,下颌、下腹部及四肢水肿,下痢、便秘交替出现。慢性型病程长,宿主表现为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

毛圆科各属线虫的生前诊断可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

3 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是世界性的人畜共患病,能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犊牛和羔羊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也能引起人,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腹泻。

隐孢子虫的发育过程与球虫基本相似,也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带虫动物的粪便污染食物和饮水,可经消化道感染易感动物,家禽还可经呼吸道感染。

家畜中,犊牛易感隐孢子虫病。人工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有时含有血液,患畜生长发育停滞,极度消瘦。

禽类中,以火鸡、鸡、鹌鹑的隐孢子虫病最为严重。病禽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隐孢子虫寄生于火鸡肠道,其主要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患病动物生前诊断采用粪便集卵法。死后诊断可用病变部肠黏膜涂片、染色、镜检,或取材料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且材料应尽快固定,观察内生性发育阶段的虫体。必要时还可辅助以动物接种,之后进行组织学病原鉴定加以确诊。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只能从加强环境卫生和提高免疫力来控制本病的发生。

4 羊鼻蝇蛆病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或附近的腔窦中而引起的疾病。

羊狂蝇成虫直接产出幼虫。雌蝇生活至体内幼虫形成后,在晴朗天气,飞向羊只,突然冲向羊鼻,产出幼虫。幼虫迅即爬入鼻腔,在其中蜕化两次,变为第三期幼虫,成熟后随喷嚏落入地面,钻入土中化蛹,然后蜕化为成虫。

成虫在侵袭羊群产幼虫时,羊群不安,互相拥挤,频频摇头、喷鼻,以鼻孔抵于地面,或以头部埋于另一羊的腹下或腿间,严重影响羊的正常生活和采食,使羊生长发育不良且消瘦。

当幼虫在羊鼻腔内固着或移动时,以口前钩和体表小刺机械地刺激和损伤鼻黏膜,引起黏膜发炎和肿胀,有浆液性分泌,后转为粘液脓性,有时出血,鼻腔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鼻液在鼻孔周围干固,形成鼻痂,并使鼻孔堵塞,呼吸困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牛皮蝇蛆病 剂量 伊维菌素 羔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