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现状:他乡变“故乡”


图:南水北调工程移民为了京津冀豫的一口水,当年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们,背井离乡到他乡定居,如今,这些移民的生活怎么样了?“你年咋过的?”“和你一样,喝的是郧阳老黄酒,吃的是老家的土猪肉、红薯粉条和汉江河里的翘嘴鲌(汉江河里特有的一种鱼)。”农历大年初三,汉十高速上,一辆白色客车上满载着回老家探亲拜年的老乡,他们聊天的话题始终没有脱离家乡,因为他们离开家乡五年了,家乡已成了“他乡”。“挥手别故园,畅想新生活”、“舍小家、顾大家、识大体、顾大局,支持南水北调国家行动”……车窗外飞驰而过的公益广告牌,让车里的老乡沸腾起来,“快了,快到十堰了……”有人眼睛里沁出泪花。2014年12月12日,随着十堰市丹江口水源地开闸,沿着蜿蜒1000多公里的人工渠,汉江水正式开始流入北方千家万户。这一天,对库区内安外迁的每一个移民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为了这一渠清水,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有18万人口,牺牲家园,泪别亲人,远离故乡。故乡成“他乡”:背着老家的汉江水和故乡土启程南方的春天暖得早,在移民点郧阳区安阳镇余咀村靠近水边坡地上的一棵老榆树又开始冒芽了,周边没有任何高过它的树木,在这片荒地上显得尤其孤零。刚乘车从千里之外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回来拜年访友的赵久富和几个老乡不顾车程劳累,来到了这棵榆树前。“这是我们村搬迁的一个见证,没有南水北调之前它就在这儿长,水淹不到它,这里曾有一片田,曾是一个住着400多人的村庄。”赵久富抬头望着这棵树喃喃说道。他曾是这个村的村支书,现在是黄湖移民新村党总支部书记。五年前,他所在的余咀村整村移民迁徙。余咀村地处南水北调工程蓄水淹没区,属于淹房、淹地的双淹区域,全村有61户要外迁到600公里之外的黄冈市团风农场。2009年秋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郧阳区移民外迁试点工作在该村先行启动,区里希望余咀村能为全区3万余移民外迁带个好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不带头,说不过去,我不搬,其他人怎么会搬呢?”赵久富说。外迁黄冈的日子定在2010年的4月30日。前后几天里,镇里的一名工作人员用DV摄像机记录下了当时的交接现场:搬迁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觉得党旗不能随便转交,需要正式交接,他把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视频里,赵久富面对党旗说道:我是一名移民党员,即将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在走之前庄重地向党旗宣誓,一定服从党的决定,执行党的纪律,带领所有移民党员搞好移民工作,请党放心,我们移民党员一定能够在新的家园搞好生产,不给郧阳移民丢脸。赵久富把党旗交接给了留下内安的老党员,这是他在余咀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咀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搬迁前夜,赵久富拆下了自家四扇门板当饭桌,拿出了家里自酿的黄酒,把40多个乡亲请到了家里,这是他们在故乡最后的晚餐。30日清晨,人人带花、车车披红,区政府在公路边举行了欢送仪式,送行队伍绵延几公里,沿途锣鼓声、唢呐声响个不停。视频里的村民们扶老携幼陆续登上了客车,目的地是近600公里外的黄湖新村。但热闹喜庆的气氛无法冲淡亲人离别的伤感。一再嘱咐大家不要哭的赵久富把所有村民送上车后,身背家乡的汉江水和故乡土默默朝着父母家的方向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在那一天,余咀村271名移民成为了十堰市郧阳区第一批搬迁的外迁移民。村看村、户看户,此后,全县又有117个村3万多名移民陆续外迁他乡。如今,老榆树下,他们曾经的家乡变成了蓄满清水的库区。不远处的高地上,祭祖的青烟袅袅升起,故乡成了“他乡”。他乡变“故乡”:为了缓解北方的干渴,我们会一直留在这里接收移民安置的黄冈市团风县,距离十堰市郧阳区近600公里,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麓,属平原丘陵地带。在县城西北方向6公里,就是黄湖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200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2010年,湖北省司法厅将直管监狱黄湖农场万亩土地出让用于安置移民。原本隶属十堰丹江口库区三个行政村,在黄湖组建成新的村镇:中轴线左侧叫安阳村,中轴线右侧叫郧阳村。为便于集中管理,黄湖新村作为试点村镇组建了黄湖社区,赵久富担任黄湖社区党总支书记。与传统农村的土坯砖瓦房不同,黄湖新村870多套移民安置房均为二到三层的欧式小洋楼,有序地分布在四横三纵的街道上,从空中俯瞰,整齐划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祭祖归来的赵久富说,搬迁之前,许多村民就担心,受当地人欺负。“村支部首先在新村建立了民兵连,负责辖区的治安、消防、防盗和防火,对移民新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联防制度,有了安全感,移民们渐渐安下心来。”从丹江库区移民过来的朱大明这几年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收入相当可观。“几年下来,感觉这的生活安全,也比在山里方便。”在团风县城郊,钢构企业产销两旺,劳动力需求强劲,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白天在外打工,晚上还可以照顾家人。”库区移民张先刚说,大约有1000多移民就地就业。公办幼儿园、卫生室、双层教学楼、标准化教室、塑胶跑道、午间休息室……社区新建的黄湖小学,近500名学生在此读书,绝大部分是移民子女。“四年过去了,乡亲们都安定了下来。现在开通了每天一班往返郧阳区和黄湖新村的客车,想家了就坐车回去看看。”赵久富说,“黄湖,是我们的新家,会一直留在这里。”夕阳下,在贴着鲜红对联的大门前,老赵狠劲地吸了一口烟,半天才缓缓吐出来。他乡成了“故乡”。如今黄湖新村移民已开始走上快速勤劳致富之路,社区计划将移民新村建成全国移民第一村,产业也在向农业产业集成示范基地迈进。赵久富说,未来新村将重点配套建设现代农业种养、休闲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和农产品加工储运四大区,项目全部落地后,村民将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了,北方人民一定不要忘记我们作出的牺牲,请节约这来之不易的汉江之水。”赵久富深情地说。(整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榆树 树木 农历 猪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