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农民自发下的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夹缝中,农民的城市化也在自动自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就是发生在人口高度密集、生活和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的自动自发的城市化。那么这个轨道的城市化有哪些特征呢? 

农民的城市化之所以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外地人口为了谋求肥农就业和更高的收入机会,流向城市。另一方面,面对流动人口涌入带来的居住需求上升,划入城市圈的城乡结合部原住农民以剩余土地(包括宅基地、原集体经营性用地和公益性用地)“种房”出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级差收益。

农民的城市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大多数土地被征收后的原住农民,利用“剩余土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公益性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盖房出租或将土地非法转让或转租给外地人或企业使用,形成独立于政府土地和住房市场之外的法外集体土地和房屋租赁“灰市场”。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地区涉及77个街道乡镇、1673个村(社区),保留的农民集体自用土地有300多万亩(见图6.5)。

深圳市现有建设用地面积917. 77平方公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占用约390平方公里,其中仅有95平方公里为合法用地。广州市“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用地494.1平方公里,其中356.7平方公里属于集体建设用地, 占“三旧”用地总量的72. 2%。

据广州市对实行旧村改造的6个“城中村”统计,6个村村域总面积2102659平方米,宅基地面积632950.6平方米,经济发展用地106062平方米。

第二,城乡结合部区域是流动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区域。由于这些区域房屋租金低廉,所以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北京市直到20世纪80年代,外来流动人口规模仅20万左右,到2007年末,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420 万,比30年前净增400万,占人口增量的52 010。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超过700万,且以每年约4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城乡结合部地区栖居的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总量的52. 63%。

第三,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由村集体组织自行提供。 与政府主导的城市化不同,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由于没有纳入城市市政设施体系,只能由农民集体组织自行提供;此外,这些“城中村”的人口、 环境治理和治安维护等公共服务也没有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只能由村集体组织自行提供。因此,大多数“城中村”为了提供这些公共服务,处于超负荷运转。

城乡结合部的存在,为本地农民增加收入、以房租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级差收益提供了机会,为外地人口以低房租成本和生活成本在城市谋生提供了方便,也解决了城市对不同层次产业工人、服务业者的需要。但是,城乡结合部的自我无序蔓延,也带来大量社会问题,滋生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

一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大多数村庄都存在严重的人口倒挂,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之比为1:1.2;流动人口万人以上的街道乡镇共有70个,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户籍人口的社区(村)有667个。据广州市2010年启动的44平方公里9个城中村①“三旧”改造统计,在这9个“城中村”中,户籍人口为42618人,外来人口达67209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例为8:5。

二是违法违规建设严重,城市化成本上升。农民为获得更多补偿,一般采取多增加地上附着物的办法,导致征地拆迁前的乱搭乱建、抢栽抢种现象非常严重。海南省陵水县黎安镇1993年征地时曾出现一晚上死1000人、多出1000 个坟墓的离奇事件,仅此一项就多出拆迁成本400万元。三亚海棠湾项目实施中,当地政府专门成立治理抢建抢种领导小组,进行全面清查处置,但实际情况仍然是边拆、边建,边扒、边种,造成政府征地的行政成本和财务成本大大增加,有些地块的征地拆迁补偿给抢种金额达到30万元以上/亩,高出土地补偿款的10倍。三亚月川居委会在短短几年内抢建的违章建筑达到355栋、15 万平方米。按当前当地平均2200元/平方米的拆迁成本估算,该村因违章建筑增加的拆迁成本不下于3亿元。单宗房屋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19宗, 6层及以上的有18宗,最高的楼房建有8层。拥有两宗以上的有8户。

据广州市实施改造的6个“城中村”统计,6村共盖各类建筑1486503平方米,其中有证的建筑为1284373平方米,无证的建筑有202130平方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