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我国农村发展环境出现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变化?


农村发展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发展环境出现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变化?

1.13亿人口实现从温饱迈向小康

占全球人口1/4 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困扰了历朝历代当权者的最大难题。即使是在威震八方的大汉王朝时代,即使是在四海升平的“贞观之治”年月,即使是在国人引为骄傲的“康乾盛世”,由于阶级的分化和贫富的悬殊,一般平民的温饱问题并没有解决。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是人民当家做主了,由于连年战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再加上人口众多和基础薄弱,奋斗了几十年,全体平民的温饱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完成第九个五年计划跨入新世纪之后,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终于解决了。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开创新时代的历史性变化。

2.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在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62 票赞成0票反对的绝对优势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

历史记载显示,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征收缴纳农业税。从那时起,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就成了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两千多年来,不管怎么改朝换代,不管社会如何变革,不管有什么天灾人祸,中国农民要缴纳农业税这件事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决定意味着8亿中国农民从2006年第一天开始,将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

3.跨进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代

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人民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时期,不仅所有的人都是靠农业“哺育”,而且所有其他产业也都是靠农业“哺育”,不管是工业、商业,还是手工业、服务业,若没有农业提供衣食、提供原料、积累资金,一切无从谈起。如果把农业比作“母亲”,其他产业就是“儿女”。遗憾的是在我国“儿女”。老是长不大。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商业和服务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产值成倍增长,直到占据了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好像儿女长大了,挣钱多了,应该孝敬父母一样, “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4.开始了“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纪元

像农业养育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一样,几千年来城市一直是靠农村支撑的。如果没有农村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即使是城市一天也会鸡犬不宁的。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农村人进城打工,城市的高楼大厦是盖不起来的。尽管城市生产许多农村生产和生活用品,但由于“剪刀差”的存在,这种交易体现的还是农村支持城市,也就是农村为城市提供市场视赚钱机会。正是由于我国广大农村长期的、几千年如一日地、默默无言地支撑着城市的发展, 才有了今天我国数百个高楼林立、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大中城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这种差距的扩大不仅影响农村的发展,妨碍城市的建设,还会牵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城市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支援和帮助农村了。所以我们说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纪元开始了!

除了前述四项重大历史性变化之外,在最近几年下述这些可喜变化也是前所未有的。

5.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程度

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民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2004年以来每年的第一号文件都是专门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

6.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的农村发展与建设的实际措施

关于“重中之重”的思想,并不是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而是已经落实到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村委会主任的全体干部的行动上;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上,落实到具体的财政拨款指标上。

7.全体国民参与和支持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之高

不仅有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投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有成千上万的城镇职工亲自奔赴农村,投身创业,而且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和海外留学归来的专家、博士放弃海外的优越条件,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不远千里万里,不畏千难万险,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8.农业稳步增产的势头

从2004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农业总产和单产“双增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积累 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