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分析家畜放牧的意义及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放牧既是经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时合理地放牧利用也是科学管理草地的基本途径之一。放牧既是家畜在人工管护下的一种牧食行为,也是将牧草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传统生产方式。

在这种生产过程中,草地为放牧家畜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生活场所。 一方面从放牧地采食牧草,摄取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家畜在放牧中得到适当的运动,接受日照和各种气候环境的锻炼,为机体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条件。适当的放牧也提高了家畜产品的品质,还可以帮助牧草传花授粉、分离根系。

适度放牧可刺激草丛分蘖,保持旺盛的生机。轻度采食不仅不危害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相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可以弥补植物因食草动物采食造成的营养和生殖方面的损失。

食草动物的采食还可以去除植物的衰老组织,有利于植物的再生。当有动物放牧时,把种子踩入土中(蹄耕作用),在牧草生长早期适度践踏能增加牧草产量。排泄粪尿起到均匀施肥的作用。尿中养分可缓慢地刺激牧草生长达6个月之久。据测定,在放牧过程中家畜排泄粪尿而归还给草地的营养物质总量为:氮100~150kg/hm2,钾75~l25kg/hm2,磷10~20kg/hm2。有60%~70%的排泄氮和80%~90%的以尿液形式排泄的钾可自由利用,其余部分则以粪便的形式存在而被草地缓慢利用。

由此可见,动物的采食不仅加速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养分循环, 提高土壤肥力而诱导植物的超补偿,还能调节植物种间关系,有计划放牧可控制杂草,使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但是过度放牧时,由于家畜采食的频率过高,留茬高度过低, 则直接影响牧草的分蘖,牧草叶面积减少,牧草根系变短,根量减少,随着利用程度的加剧,牧草的密度、盖度、高度和株数均显著下降;还会导致草层中有放牧利用价值的丛生禾草消失,草群中高大草类减少并逐渐消失,为下繁草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种子繁殖的草类数量大大减少或完全消失;适口性好的牧草数量减少或消退,而适口性差的牧草和家畜不喜食牧草的数量增加;牧草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物候期推迟,过度放牧的草地,频繁连年极度放牧,抑制了营养繁殖器官根茎的生长发育;家畜采食和行走过程中撕碎、遗弃、踩碎、碰伤和折断牧草,而造成可食牧草的浪费;在潮湿情况下或夏季干燥条件下,践踏对草地的影响很大,以及牧草花期和结果册,践踏和倒伏将导致草地明显减产;畜蹄也会使草地表面的土壤松散和易受侵蚀,或导致土壤紧实。粪尿对草地牧草的产量、质量、适口性和植物学成分均有局部影响,对牧草产生毒害作用,粪尿可直接影响草地的有效利用面积,被污染的牧草通常在2个月内也不为家畜所采食。

因此,为了发挥放牧对草地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定合理载畜量,在适宜的放牧强度下, 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分蘖 种子 衰老 锻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