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邓忠荣:他的香蕉打洛最贵


  达人档案

  姓名:邓忠荣

  年龄:37岁

  种植地:云南、老挝、缅甸

  种植面积:12000多亩(其中云南2000亩,老挝9000亩,缅甸1000亩)

  管理要领:一是精细化管理到香蕉生长每个阶段;二是不盲目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管理面积分配到个人,严格根据能力分配管理面积;四是培养员工忠诚度。  

  2014年是香蕉行情持续向好的一年,也是更多人跻身香蕉扩种队伍的一年。然而,却很少人能卖出自己的香蕉品牌价值。在云南,“邓忠荣”这三个字就是优质高产香蕉的代表。他的香蕉价格往往是当地最高的。在同等质量下,收购商甚至愿意多花0.1-0.3元/公斤装邓忠荣的“放心蕉”。

  管理着境内外共计12000多亩蕉园,确保达到高产和优质的标准,树立起个人香蕉品牌,年仅37岁的邓忠荣是怎么做到的?

  利润最大化 不靠压成本

  出生于香蕉高端消费市场重庆的邓忠荣,从1998年开始从事香蕉经销,直到2006年才进入香蕉种植行业。

  “在重庆做香蕉经销商的经历,让我充分了解终端市场的需求,看到了中国高端香蕉市场的巨大空缺,并认识到只有以品质占领高端市场,才能使种植利润最大化。”邓忠荣说,目前重庆、成都、上海等高端香蕉消费市场仍需大量进口国外的优质香蕉,而国内适合出口的香蕉不足20%。

  从经销转做种植,邓忠荣更善于从经销商的角度思考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销商资源,建立了稳定的出货渠道,实现共赢。

  2015年2月,正值云南香蕉上市高峰,打洛香蕉因优质而成为云南售价之最。邓忠荣的香蕉又是打洛最贵的,最高价卖到5.7元/公斤,屡现抢货潮。而同等质量的香蕉在同一时期约5.5元/斤。业内人士总结,除了已经树立起的名人效应,邓忠荣的香蕉贵在投入大、管理好。

  “对于生产成本,该省的省,该投入的就必须投入,要学会计算投入产出比。”邓忠荣提到,若在每棵树上多投入3元,很可能会增产5公斤,且若每公斤多卖0.5元,按每棵树产25公斤算,则收入至少增加12.5元。

  当然,增产不仅仅是增加投入成本就可以做到的,还要将管理方案细化到香蕉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保叶、保果和采收。为实现全程无伤采收,邓忠荣多选择在地租偏高的平地开发种植,并采用索道运输,确保香蕉干净度较高。

  人工成本方面更不能省。邓忠荣介绍,管理着分布于三个国家多个产区的12000多亩蕉园,只有做好员工管理,才能保证香蕉的高产优质。邓忠荣对员工的管理分四层:第一层是生产部,统筹着所有产区的种植管理方案;第二层是经理,负责约1000亩基地的管理;第三层是主管,负责300-350亩基地;最后一层是长工,负责15-20亩基地的精细化管理。如此层层管制,给每位员工分配的任务都与其能力相匹配。“很多基地会给只能管15亩地的长工分配25亩甚至更多的任务,很容易因管理不当而影响香蕉质量。”邓忠荣说。

  分散投资 不盲目跟风

  2006年,邓忠荣选择了云南省勐海县打洛镇初次试种香蕉,面积仅40亩。他当时考虑了很多:一是初次投资种植,经验不足,管理能力有限;二是资金有限,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三是相对于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云南气候环境优势明显,受黄叶病影响小,常年没有台风等,昼夜温差大,管理得当,可一年四季种香蕉。在大户盛行的当下,邓忠荣建议小户与亲戚邻里抱团发展,统一管理和销售,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香蕉行情利好持续,尤其是2013年以后,扩种者不断涌向云南,几度出现扩种热潮,云南山多地少矛盾日益凸显,黄叶病加速蔓延。蕉农纷纷将目光移向气候环境优越、土地较多、黄叶病影响小的东盟国家。短短两年时间,缅甸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老挝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

  2010年,就在黄叶病开始在云南蔓延之时,邓忠荣根据海南的黄叶病发展历史,判断云南也将不适合扩展种植,逐渐在老挝、缅甸开发蕉地,抢占先机。

  不过,境外种植同样存在各种问题,包括费用组成混乱、地方管理不规范、政局不稳等,其中,缅甸政治风险较大。为此,邓忠荣在确定投资规模前,做过最坏打算,万一缅甸亏损,可以从其他种植地区弥补。

  “机遇与风险共存,我们在充分认识到这点的同时,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分散风险,理性投资。”邓忠荣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蕉 气候 总结 平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