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季葡萄成熟期,哈密地区气候变化异常,冷暖波动较大,降水偏多,出现了严重的大降水灾害性天气,致使葡萄大面积裂果、霉烂,烂果率高达30%,全垦区葡萄产量损失30%,一级果品率比例下降50%,商品果率下降30%,经济损失严重。
一、葡萄裂果的原因
1.气候
2005年7~8月哈密地区雨水偏多,分布相对集中,8月降水量达20.3毫米,较历年同期多近5成。仅8月7日持续5个小时的降水量达17.1毫米,为历年罕见,加之日照相对减少,致使几天内的气温偏低,空气湿度增大,蒸发量减小。
①降水量 8月7~9日、7~13日,降水量是历年同期最大值,较历年同期分别多16.1毫米、16.7毫米。
②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3天、7天平均分别为76%、58.2%,较历年同期分别增大41.8%、23%。
③蒸发量 21.2毫米、66毫米,较历年同期分别减小14.9毫米、15.7毫米。
④日照时数 3天、7天日照数合计值分别为27.3小时、67.4小时,较历年同期分别少4.5小时、5.7小时。
⑤平均气温 7~9日、7~13日气温较低,回升缓慢,日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分别偏低5.4℃、2.1℃。
葡萄喜干忌湿,成熟期要求晴热少雨天气,成熟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8~32℃,而以上5项气象要素数据,均不符合葡萄成熟期气候要求,因此,气候是造成哈密垦区葡萄烂果率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2.葡萄生长器官自身的相互作用
①葡萄果粒 葡萄成熟期,果实大小基本定形,果皮外壁停止生长,此时的果实细胞壁变薄,组织脆嫩,抗性差,最怕下雨,遇雨果皮易破裂。8月7日不仅降雨量大而且降雨时间长。受到重力的果粒彼此挤压,同时吸取水分,使靠近果肉的细胞分裂加快,造成葡萄裂果多于历年。
②葡萄叶片 8月3~6日,持续几天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9.9℃,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叶片水分蒸发量越来越大,急需养分和水分。7日降雨,葡萄叶片大量吸取水分,输入到果实、枝干和根系,供其生长和贮藏。叶片吸水,经枝干输送到果实,在果内产生较大膨压,从果皮薄弱部位开裂,形成裂果。
③葡萄根系 葡萄膨大晚期及成熟期,需水量较少,而8月7日的大雨,使土壤含水量急增,加之叶片给予的水分及根系吸收水分过多,不断向果实输送,果肉细胞吸水膨胀而果皮膨胀缓慢,果实膨压增大从而导致裂果。
3.葡萄糖分
试验表明:病菌孢子在蒸馏水中不萌发,在2%葡萄糖液中就可萌发,在葡萄汁液中萌发可达93%。糖分积累多,给霉菌提供了培养基,烂果率提高。
4.裂果发生霉变
由于裂果多集中在果粒顶部或果蒂处,果粒的果皮及果肉纵向或横向开裂,被霉菌感染而腐烂,顶部或果蒂处的腐烂果,落到下面或其它果粒上,也迅速被霉菌感染,发生腐烂,若未及时处理,加之蜂、果蝇、蚊子叮咬,传染霉菌,越烂越多。
5.葡萄品种
本地葡萄90%为中熟品种,其中无核白占80%,此品种果粒着生紧密,果皮薄,肉脆,果实抗膨压低,含糖量高,葡萄各器官大量吸水,水分胁迫造成植株体内的水分积累,也是葡萄裂果现象多的原因。
6.施肥种类
无机肥料使用多,有机肥少;肥料不足、配比不当;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均可导致烂果。
二、葡萄裂果减灾对策
1.覆膜灌溉
地膜覆盖,一方面能防止降水后雨水过多,另一方面可抵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土壤水分的变化。
2.排灌通畅
葡萄成熟前期,应适当降低土壤持水量,以保持50%~60%为宜,遇多雨年份,及时排出雨水,排灌通畅,减少因水分胁迫造成的裂果现象。
3.果穗套袋
果穗套袋,可以减轻因雨滴、雨水等引起的果实病害;防止日烧、鸟害等;还可控制均匀着色,果粉保持完整,提高果实品质。且有防裂果的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g/3/2008-12-12/8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