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五、苗期管理

  机械化插秧对秧苗的基本要求是总体均衡,个体健壮,要求一板秧苗无高低,一把秧苗无粗细。因此,苗期管理的技术性和规范性较强。

  (一)高温高湿促齐苗

  经催芽的稻种,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才能保证出苗整齐,因此应根据育秧方式和茬口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增温保湿措施,确保安全齐苗。同时,秧田要开好平水缺口,避免降雨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

  1.封膜盖草立苗 适于气温较高时的麦茬稻育秧。立苗期要注意两点:一是把握盖草厚度,薄厚均匀,避免晴天中午高温烧苗。二是雨后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免造成膜面积水,加之覆盖的稻草淋湿加重,局部受压“贴膏药”,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

  2.拱棚立苗 适于气温较低时的早春茬育秧和倒春寒多发地区,此法立苗在幼芽顶出土面后,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要控制在35cC以下,以防高温灼伤幼苗。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35℃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盖。此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时应灌“跑马水”保湿。

  (二)及时炼苗

  1.揭膜炼苗 盖膜时间不宜过长,揭膜时间应以当时气温而定,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不完全叶至第一叶抽出时(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遭烈日爆晒容易灼伤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若遇寒流低温,宜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

  2.拱棚秧的炼苗 秧苗现青后,视气温情况确定拆棚时间。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拆棚,否则可采用日揭夜盖法进行管理,并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

  (三)科学管水

  1.湿润管理 即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

  操作要点: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早春茬秧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拦腰水护苗,回暖后待气温稳定再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温差变化过大而造成烂秧和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

  2.控水管理 与常规肥床旱育秧管水技术基本相似,即揭膜时灌一次足水(平沟水),泅透床土后排放(也可采用喷洒补水)。同时清理秧沟,保持水系畅通,确保雨天秧田无积水,防止旱秧淹水,失去旱育优势。此后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人工喷洒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即可。不卷叶不补水。补水的水质要清洁,否则易造成死苗。

  (四)用好“断奶肥”

  断奶肥的施用要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般在一叶一心期(播后7-8天)施用。每亩秧池田用腐熟的粪清液500kg兑水1000kg或用尿素5kg(约合每盘用尿素2g)兑水500kg,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床土肥沃的也可不施,麦茬田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五)防病治虫

  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立枯病、螟虫等。秧田期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隋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务必要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可于一叶一心期用吡虫啉2g(有效成分)加80kg水喷施。另外,早春茬育秧期间气温低,温差大,易遭受立枯病的侵袭,揭膜后结合秧床补水,每亩秧池田用65%敌克松兑1000-1500倍液600-750kg洒施预防。

  (六)辅助措施:

  在提高播种质量,抓好秧田前中期肥水管理的同时,2叶期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可配合施用助壮剂。若育秧期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秧苗生长较快,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池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按1:2000倍液兑水喷雾(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果床土培肥时使用过旱秧壮秧剂的不必使用),以延缓植株生长速度,同时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达到助壮穗苗的效果。

  (七)苗期倒春寒的应对措施

  早稻育秧期间,倒春寒天气时有发生,机插育秧一般采用控水育秧,该育秧方式本身比常规育秧方式更耐春寒。但遭遇降温寒流,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培育合格健壮秧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移栽 秧田 播量
上一篇 : 紫金稻6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