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蘑菇种植技术

滑子菇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各环节的技术操作


    生产工艺:配料-灭菌-包盘-冷却接种-发菌-越夏-菇管理-采收加工-转潮-保温出菇。

    1、配料:配料最关键的要求是把不同成分的原料混合均匀,干湿料搅拌均匀,使每盘培养基的营养比例均匀,含水量达60%。

    2、灭菌:滑子菇培养基的灭菌方式主要有两种:蒸袋和蒸散料。全县各区域的生产户绝大多数都在沿袭这两种方式,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在选择上应加以注意。蒸袋灭菌的优点在于一次性灭菌量大,省工省时,劳动量集中;缺点在于蒸袋的灭菌设备要求较高,必须和灭菌量相匹配。在生产中决不能小马拉大车,即容积很大,一次性投料多,但灭菌设施产汽能力却很小。费工费时费燃料,灭菌效果不理想,造成料温长时间停留在40~60℃间,培养料易被细菌繁殖而酸败,包盈接种造成污染。必须搭建产汽量和灭菌相配套的土蒸锅,装袋时要留有空隙便于热蒸汽流通,达到灭菌效果。

    3、冷却接种:待料温充分冷却后,一般料温低于20℃时,便可接种。随着生产年限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菇区变成老菇区,空间杂菌量大幅增长,所以我们提倡在接种室内进行接种,可有效提高成品率。接种室要求封闭、干净,把冷却好的盘搬入接种室,用0.2~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处理菌种及接种器具,按4~6克/立方米量的气雾消毒盒进行薰蒸消毒,保持3小时,便可进入接种。接种人员提前搞好个人卫生,所穿衣服要干净整洁,手用来苏儿或5%的新洁尔灭清洗,接种人员要合理搭配,分工合作,菌种掰成杏核大小,不能揉搓,防止伤害菌丝,菌种播撒要均匀,包盘要迅速,封膜要严密,通常每袋可接10~12盘,时间不宜过长,如果一次需接种的盘太多,中间可补熏一次,保持药效。

    4、码盘发菌:接完菌种的盘要求码垛发菌,有利于菌种块接触料面,早定植,通常可以把发菌期分为三个时期:

    ①发菌初期:指从接菌完毕到菌丝封面,这一阶段主要是保持低温发菌,温度通常控制在0~5℃间,防止冻害,每5天倒一次垛,倒垛时必须把里外上下的盘换位,以利于均匀发菌,垛外覆盖遮荫物,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在菌盘上,否则易造成局部高温。

    ②发菌中期:指从菌丝封面到菌丝满盘。通常自接种后15天左右菌丝便可封面,此阶段必须严密注意气温回升,菌丝呼吸产热,热量聚集,温度超高而造成的“烧菌”现象。保持温度在10℃以下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薄膜破损,发生染菌。

    ③发菌后期:指菌丝布满整个培养层形成。这个时期通常外界气温已经升高,应加强棚内通风,增加棚内氧气量,以满足菌丝的呼吸强度,菌丝停满整个料桶后,表层菌丝便开始变黄并伴有吐黄水,逐渐形成蜡质层。蜡质层的形成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蜡质层具有保护内部菌丝的作用,可以有效防虫、防病及应付恶劣的外界环境。合理的蜡质层通常为橘黄色,厚0.5~0.8mm,是菌丝生理成熟的标志,是丰产优质的保障。

    5、越夏管理:随着近几年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变暖,气温越来越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菌盘高温损失,顺利安全地渡过炎热的夏季。

    ①建造五苫棚的场地要求高岗,通风,水源方便,宽敞不郁闭。

    ②棚架建造,要求加高最顶层与棚顶的空间,这样有利于热空气在上面聚集,热量大部分集中在顶层,减缓热空气形成的高温直接损伤中上部的菌。

    ③加厚遮荫物,夏季来临之前,必须加厚棚内外层及周边的遮荫物,以利隔热,同时,在棚顶之上,再拉遮阳网来避光降温,也是有效的降温措施,但注意遮阳网和棚必须拉开距离。

    ④喷水降温。在5、6、7月份外界气温超过35℃时,中午时可往棚上喷深井水,可有效降低温度。

    ⑤适时通风,合理利用和调节好通气与封闭的关系,也能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6、出菇管理:

    经历漫长的夏季,进入秋季,即平泉的7月末:气温渐凉,菌盘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当外界气温低于20℃时,滑子菇便具备了出菇的内外条件,进入出菇管理期:

    清理菇棚。首先对菌盘进行分类清理,剔出污染的菌盘,按色泽进行分类,色深的放一起,色浅黄的放一起,利于开膜划菌。其次,对菇棚进行一次彻底清整,清除所有杂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灭菌 清理 生理成熟 大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