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 棉花种植技术 > 棉花病害防治

滴灌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从2002年起141团大面积推广棉花滴灌种植技术,单产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显著。但近几年棉田有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发生,造成棉花吐絮不畅,夹壳,僵瓣僵尖增多,品质降低。

    一、早衰原因

    1.连作年限长

    新垦以及植棉年限较短的棉田,棉花大多青枝绿叶;连作10年和10年以上的老棉田,前期生长尚好,一旦中后期遭遇低温阴雨,则大面积发生叶片红叶症状,其主要原因:①由于棉田长期连作,秸秆还田,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抗生菌数量少,导致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从而引起早衰。②各种作物由于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养分吸收的种类和吸收量不相同;因其根部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微生物能源物质的影响有差异;长时间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会使土壤的生态体系失去平衡,土壤肥力大大下降,造成棉花早衰。③棉田积累的残膜多,不利于棉花根系生长和发育,直接影响棉花根系下扎和伸展,造成棉花根系畸形和扭曲,不利于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继而影响棉花地上部分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蕾铃脱落增加,引起棉花早衰。

    2.根系分布浅

    棉花滴灌具有少量多次的特点,棉花根系又具有趋水趋肥的特性,使滴灌棉田的根系分布比较浅,不利于棉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抗旱性减弱,一旦遇到高温干旱,或水量不足,极易引起早衰。调查表明,苗期滴水早以及一膜三带的棉田更易引起早衰。其原因为苗期进水早,棉花蹲苗时间短,根系发育差,根系生长量小且分布浅,棉花的抗逆性差,花铃期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弱。一膜三带棉田平均667平方米滴水量比一膜两管少14立方米左右,棉花根系分布更浅,抗旱性更差,更易早衰。

    3.水肥管理不当

    棉花从现蕾到吐絮长达70~90天,占全生育期的2/3以上。在此期间,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紧张,若水肥管理不当,会引起棉花早衰。6月上旬至7月上旬,棉花以营养生长为主,7月中旬至8月中旬,棉花以生殖生长为主,在棉花生长前期滴施肥料多,中后期滴施的少,导致棉花地上部分的营养体过大,蕾、花、铃多,但因中后期养分不足,蕾铃大量脱落,棉株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引起早衰。

    4.打顶时间晚

    我团打顶的时间在6月25日~7月10日,初花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主茎的日生长量达到最大,棉花生长到一定的高度未及时打顶,会使生殖生长滞后,地上部分营养体过大,叶面蒸腾量较大,若不能及时满足棉花对水分的要求,很易受旱,造成棉株早衰。

    5.化调不合理

    出苗期、二叶期和打顶一周后顶部果枝伸长到 8~10厘米时化调,时间不当会使棉花中上部果枝伸得太长,影响下部果枝的透风、透光和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下部果枝蕾、铃脱落,即使不脱落形成的铃也较小,单铃重较轻,引起棉花早衰。

    6.虫害的危害

    棉花蚜虫、棉叶螨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吸食汁液,破坏叶片光合作用,使叶变色、卷缩,甚至脱落,引起早衰。洒农药、喷肥浓度过大,喷药次数多,会使叶肉细胞受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斑块,或叶片发红而枯焦,导致蕾铃脱落严重,引起早衰。

    7.3种抗性差

    棉花品种繁多,更新快,棉花本身的抗病性、抗逆性差,也会引起早衰。2007年我团大面积种植的标杂1号,以及小面积种植的早熟品种,在8月12~14日连日降雨后,80%~90%的棉田大面积红叶,严重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致使棉花早衰。

    8.气候因素

    花铃期的连续降雨和低温,引起棉花大面积红叶,甚至干枯脱落,引起棉花早衰。

    二、防治对策

    1.合理轮作

    结合团场畜牧业的发展,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粮、草种植面积,实行粮、棉、草轮作倒茬,以保持土壤养料的长久稳定循环。

    2.适时揭膜

    6月底7月初在棉花初花期揭膜,可使根系下扎,提高棉花的抗旱性,提高残膜回收率,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基本无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打顶 轮作 滴灌 积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