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经

达州市精准扶贫:助73岁老人养牛走脱贫致富之路


    73岁高龄老人陈于强,就是达州市2016年度“100名脱贫致富光荣户”,俗话说:“穷则思变”他通过政府部门精准扶贫的帮扶,开拓思想尝试饲养商品牛,在不断的努力和付出下最后脱贫致富成典型。

    据小编了解“‘于强家去年出栏肥猪4头,养殖蜀宣花牛3头,凭着自力更生实现了脱贫目标,按照方案,给予奖励资金600元。’这是宣汉县毛坝镇天坪村对已脱贫贫困户的奖励,陈于强,是天坪村4组的精准扶贫户户 主,今年已73岁高龄了。8年前,妻子任永秀因患淋巴癌不幸去世。当年不仅为此花光了父子俩前些年打工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务。办完丧事后,陈于强和儿子、儿媳就没有再外出务工了。一是因为一家人身心疲惫需要 休整,二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三是因为两个孙女尚幼(一个7岁,一个才1岁多),一家5口便指着传统农业过活,窘迫的经济状况一直得不到缓解。

    俗话说:“穷则思变”。可是,家住在近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不仅远离场镇,而且公路没有硬化,交通十分不便,光守着几亩薄土,怎么才能脱贫致富?这些年里,他们也曾做过各种尝试,但都收效甚微。

     2014年,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了转机。陈于强不仅每月能享受到政府100多元的低保补助,村社干部和对口帮扶人还帮他家出谋划策。通过反复分析论证,他们决定尝试饲养商品牛。

     过去,山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一般都只养一头,主要用于耕田和积肥,多了也养不住。后来,由于打工潮的兴起和机耕的普及,农户基本上都不养牛了。由于没有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家一开始不能也不敢多养。堂 弟陈于忠做过多年的“牛生意”,也就是帮别人买牛、卖牛,是当地有名的“中人”。在陈于忠的帮助下,他们家买回了3头蜀宣花牛。

     这3头小牛花去了他们家1万多元东挪西借筹来的现金,也给他们家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他们像照料孩子一样悉心呵护着这3个小“宝贝”,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起来查看好几次,上上料加加水什么的。他们知道,要想把牛养 好,再像大集体时代那样光喂点草料是不行的。他们从小作坊里买回了酒糟和麦麸,磨碎了自产的玉米和大豆,和着铡细的红苕、萝卜与牧草等,仔细地拌匀了、炒熟了,定时分餐喂养。饶是如此,也不是一帆风顺。牲畜跟 人一样,也会有个“三灾八难”。好在儿子和儿媳既勤快又细心,牛宝贝不肯吃了,胃胀气了,他们总是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医治。请兽医的次数多了,渐渐地,他们自己也都成了半个兽医。牛宝贝有个什么小毛病,他们用 采回的苦参、团葱、柴胡、百合、鱼腥草等中草药,也能“妙手回春”了。

    谈起给牛宝贝治病,儿子陈书文媳妇刘兴美还颇有成就感。有一回,一个小宝贝得了重病,先先后后请了3个兽医花去了1000多元,兽医们都觉得没救了,可是他们就是不放弃,硬是靠自己“偷师”学来的手艺,让这个小宝贝 “起死回生”了。

     2015年,县政法委定点帮扶天坪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宏跟陈于强一家结了缘。于书记亲自走访陈家,还亲临牛舍视察,给已经积累了一定“牛经”的陈家以莫大的鼓舞。他们出售了3只养肥了的牛宝贝,又请回了更多 的牛宝贝。售出——购回——再售出——再购回……,“牛经”越念越精了,规模越扩越大了, 资本也越积越多了。前不久,陈家就一次性卖出了13头。

    就这样,依靠精准帮扶念“牛经”的陈于强家,成了天坪村小有名气的专业户,也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思想贫困是最大的贫困,再怎么帮再怎么扶都还可能是一个贫困户,反之思想脱贫却是最大财富,陈于强恰恰利用好了这一笔宝贵的财富。陈于强在全村以至于全镇树立起了典型,荣获达州市2016年度“100名脱贫致富光荣户 ”称号,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得益于他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值得大家学习。如今他们家养了6头蜀宣花牛、4头猪、16只土鸡,还有26桶蜜蜂,一家人其乐融融。

    小编看到73岁高龄老人为了生活,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改变命运的精神,想要提醒已经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年轻人,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而那些生活困难重重的亲们小编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像这位73岁的老人学习,努 力创造生活新天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麦麸 外出务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