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分子生物技术在中国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3.7利用RFLPS技术,在我围“北京白鸡”中寻找到一种新的性连锁慢羽基因,对蛋鸡配套系有种有重大意义问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九五”重点攻关课题、农业部畜牧行业“九五”重点攻关课题)连锁慢羽基因是蛋鸡配套系种中自别雌雄的主要基因之一。但目前国际上白壳鸡中全部的慢羽基因之都是由于内源性病毒ev21基因组成的插入突变造成,而ev21抗原基因的表达将严重干扰鸡体免疫系统对鸟类淋巴白血病的表达将严重干扰抵御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白壳蛋难商品配套系的白血病病毒感染率高和鸡群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因而寻找一种不是由ev21内源性病毒基因组插入导致的性连锁慢羽基因是白壳蛋鸡分子育种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经过2年多的努力,在北京白鸡群中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种性连锁慢羽基因,通过目前检索证明,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因而为培养新的优良白壳蛋鸡种奠定了基础。

3.8构建了目前国际上最大的鸡资源群,并在鸡“乌骨”和肉质基因的定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乌骨丝毛鸡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品种。肌肉、骨骼、皮肤、内脏等均为黑色,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其肉质有保健药疗功能。如何发现贮藏在乌骨鸡中的特殊肉质和“乌骨”基因是件非常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工作。我国科学家利用乌骨丝毛鸡与肉鸡品种和商业蛋鸡品种进行杂交,构成了世界上最大FZ代设计的资源群。F2个体总数达到5000多只,每个家系的FZ子女数达到30多只,120个生产性状(如日增重、腹脂重、产蛋数、蛋重等等)和质量性状(黑色级别。趾数、羽色、羽型、冠型等等)作了测定和记录,利用100多个均匀分布于鸡基因组的微卫星标记正在用于作“基因组扫描”来定位影响或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特别是在定位和发现“乌骨”基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乌骨”表型由两个遗传座位控制,一个位于Z性染色体上,是主控基因;另一个位于常染色体上,只起修饰作用。目前,与这两种基因遗传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均已找到。 综上所述,我国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和智慧,已经取得了许多国际水平的成就,有些还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动物基因组计划研究领域中奠定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与我国养殖业发展的巨大需求来看,更是极不相称,因此加快我国自己的动物基因组计划研究迫在眉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受体 定位 品种 太湖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