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美系种猪与美国养猪信息化


  分向育种和性能平衡是国际养猪育种之大略。美国育种场已经从中受益匪浅。我国众多种猪场也在父、母系育种上取得重大成就。但是,我国某些猪场目前的选育指标往往求全责备,尤其见于猪场广告,既能快长又能高繁,既能高瘦肉,又能多风味。全能冠军的育种目标往往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品种内父母系分化强调个性而性能平衡强调共性。二者的统一是当今种猪培育的辩证法。

3.饲养环境稳定性和屠宰标准可塑性

  现在选种要求环境相对稳定才能正确度量遗传进展。在美国玉米带的育种场多是世代家庭型,场史都在数十年至百年,其饲粮为典型的自产玉米、大豆饲料型。长期稳定的饲养环境使美国种猪场优良的基础得以延续、巩固和加强。美国育种场家主要致力于杜、汉、长、大4个品种和有限的几个配套系(其他如切斯特白、波中、巴克夏、海福特、明尼苏达等未成普及大气候)。在人力、设备、时间与品种数的对比上有集中优势精力针对主要矛盾的策略。相比之下我国近代育种场的大起大落常使育种计划半途而废。经常有数万头规模的大猪场上马,又有数万头的大猪场下马。此等事件屡见不鲜。这是现代品种混乱、质量不高的重大原因之一。此外,全国各省创造新品种、新品系的宏伟计划做得过大过广,投资精力分散,育种群体规模有限。因而选择进展后劲不足。在新世纪的竞争形势下,突出重点品种集中精力打造精品是值得采纳的战略格局。

  屠宰工艺一向受猪肉市场质量标准的制约。精品种猪的同胞和后裔屠宰测定是展示种猪优质的窗口,故现时的美国育种场多将屠宰和肉质测定送交各大学如衣阿华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等进行测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其测定项目与规范具有相当的可塑性,表现在测定项目的增设,尤其是肉质测定的增设与改进。同时,测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如屠宰测定由传统的90kg、100kg活重逐步调整至现时的114kg(欧洲也有同步趋势,100~150kg)。究其原因是几十年对日增重和瘦肉率的强度选择使现有的猪在130~150dBp达到90~1OOkg,此时肉猪虽体重达标但成熟度不足,肌内脂肪尚未发育完全。风味前体物质沉积不足,肉色偏浅。含水量偏高。上述现象提示了现代瘦肉猪的晚熟性。为保证成熟与优质,现时的屠宰体重采用了114kg的大级别,这是业内人士值得研讨的大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数据 玉米 母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