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弓形虫病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属的弓浆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猪发生本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防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流行特点
各种畜(禽),包括牛、猪、羊、猫、犬和鸟、鸡、鸭、鹅等,以及人类都能感染弓形虫病。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及胎盘等途径侵入。病畜(禽)和带虫者的肉、内脏、血液、渗出液和排泄物是主要的传染源,乳、流产胎儿体内均可分离出大量弓浆虫。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25公斤以下的仔猪发病率较高。50公斤以上的大猪由于抵抗力强,多呈隐性感染。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每年7~8月份高温、闷热、潮湿的暑天感染死亡率高。一般为散发,在新疫区则呈急性发生流行。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3~25天,病猪多呈急性发作,病初体温高达40~43℃,稽留7~10天。精神萎顿,减食或不食,粪干而带有粘液,断乳小猪多腹泻,粪呈水样,无恶臭。稍后呈现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有时咳嗽和呕吐,流水样或粘液鼻漏,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耳翼、鼻盘、四肢下部及腹下部出现紫红色斑点状出血或瘀血。最后呼吸极度困难,全身震颤,后期麻痹,共济失调,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孕猪往往发生流产或死胎。有的病猪耐过极期后,症状逐渐减轻,遗留咳嗽、呼吸困难及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
三、病理变化
肺脏稍膨胀,暗红色带有光泽,间质增宽,有针尖至栗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切面有坏死灶。肝脏肿大,硬度增加,有针尖大的坏死灶和出血点。肾脏和脾脏亦有坏死灶和出血点。盲肠和结肠表面有少数散在的不规则的点状或块状溃疡。淋巴滤泡肿大或有坏死。胸、腹腔液增多,渗出液浑浊,呈淘米水样,甚至呈血水样。
四、实验室检查
涂片检查 可采取有明显病变的肺、肝、淋巴结等组织或胸、腹腔渗出液作涂片检查。涂片标本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姬氏液或瑞氏液染色后,置显微镜油镜下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的弓形虫速殖子及假囊。
血清学诊断 做间接血凝试验,猪血清间接血凝凝集价达1:64时可判为阳性,1:256表示最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感染。通过试验发现,猪感染弓形虫7~15天后,间接血凝抗体滴度明显上升,20~30天后达高峰,最高可达1:2048,以后逐渐下降,但间接血凝阳性反应可持续半年以上。
五、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
1.磺胺-6-甲氧嘧啶(SMM)、三甲氧嘧啶(TMP)、黄芪多糖各按每公斤体重80毫克、10毫克、5毫克的量,混料饲喂,每日1次,连用4日。
2.磺胺甲氧吡嗪(SMP2)、三甲氧苄胺嘧啶(TMP),各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10毫克的量,混料饲喂,每日1次,连用3日。
3.12%的磺胺甲氧吡嗪注射液,首次使用每头每次20毫升,肌肉注射,以后每头每次10毫升,1日1次,连用4日。
根据当地的情况不同,以上用药方案任选其一。
中药治疗
组方:黄连10克、地丁15克、青蒿30克、菖蒲12克、苦参30克、常山10克、使君子10克、贯众5克、柴胡10克。
用法用量:上药加水1500毫升,煎取药液500毫升,平分成两份,每日2次,于早、晚各取250毫升灌服或混料饲喂,连用3日。
方义:从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分析,本病病因是瘟毒湿浊,病机是瘟毒湿浊之气窜入血分,迫血妄行而致。治则宜清瘟解毒,渗湿化浊。方中黄连、地丁清热解毒;青蒿、菖蒲清暑渗湿化浊;苦参清燥湿;常山、使君子、贯众解毒杀虫;柴胡疏肝利胆。诸药相须相补,共嗪清瘟解毒杀虫之功。
六、小结与体会
1.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增强疗效。通常与增效剂联合应用。另外,配合使用黄芪多糖,可消除或缓解消化道症状。
2.发生本病时,应及时对检出的病猪和隐性感染猪进行隔离,并登记造册;对其它同群猪应积极采取药物预防,具体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SMM),按公斤体重40毫克的量,口服,连用7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渗出 苦参 青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