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冬春季节多发病的防制


(二)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在蹄冠、蹄叉、蹄踵和吻端皮肤以及舌面、口腔黏膜等处局部红肿、微热、敏感,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很快破溃。病猪跛行,有的蹄壳变形或脱落,卧地站立困难。有时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也会出现水疱。口蹄疫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但近几

年在猪口蹄疫暴发的初期也有急性死亡的病例,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仔猪尤其是哺乳期仔猪被感染后出现水疱症状不明显,但因发生心肌炎和胃肠炎,可在短

期内迅速死亡,致死率高达80%以上。

(三)诊断  猪口蹄疫临床特征与猪水疱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为相似,应采取病料送化验室进行确诊。

(四)防制措施  (1)预防原则是“早、快、严、小”。“早”为早教育、早普查、早发现,“快”为快动手、快扑杀、快消毒、快免疫,“严”为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小”为疫点划小,损失最小。(2)疫苗与免疫:使用血清型相符合的猪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注射免疫时间为:母猪在分娩前一个半月(主要为保护出生仔猪),公猪每年9及12月份;仔猪出生后30~40日龄;肥育猪100日龄再加强一次。 (3)发现口蹄疫后立即隔离病猪和可疑猪,进行严格的封锁、消毒,及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

七、防制猪冬春疾病发生的总原则"

  

防制猪冬春疫病发生的总原则为:(1)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2)保温与通风并重,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和尘埃的含量,要认真纠正“重保温、轻通风”的错误做法。(3)猪舍内用煤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囱,将燃煤产生的气体及煤尘等排出舍外。(4)产房温度保持20℃左右,初生仔猪用保温箱进行护理,温度保持在25~30℃。(5)猪舍内相对湿度保持

在60%~70%,湿度越大,猪体散失的热量越多,猪患病几率越高。(6)加大饲养密度有助于保温,但密度过大明显会增加发病率,且往往造成严重死亡。(7)冬春季更应注重使用全价营养的饲料,增强猪的抗病力,降低发病率。(8)环境控制、免疫和药物预防三者不可缺一,冬季对环境的控制在许多方面更难实施,应充分加以关注。(9)入冬前淘汰弱猪和有慢性病且无饲养价值的猪。(10)入冬后老鼠集中于温暖的猪舍内,应有计划的灭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瘟 免疫 母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