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新方法(综述)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霍贵成 杨丽杰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哈尔滨 , 150030 )



养猪生产始终面临着两个挑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竞争中 ,养猪生产要想赚钱 ,就必须提高养猪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其次 ,产品要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品质就必须符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养猪者的最终生产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瘦肉含量最多的胴体。为满足这一需求
,遗传学家、营养学家及其他从事养猪生产工作者从各方面努力取得了进展。在现代生物技术的推动下
,出现了许多新方法或新途径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改善胴体品质。
1 养猪生产中遗传育种面临的挑战
遗传和营养之间有密切联系 ,营养学家的责任是千方百计地把遗传学家的成绩在动物身上尽可能最大地表达出来 ,那么
,目前和未来遗传育种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的遗传育种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猪的遗传育种与国际相比还很落后
,特别是应用现代科技落伍更远。国际上的育种公司竞争非常激烈 ,都十分积极地采用新技术。过去 30年 ,主要目的是降低胴体脂肪
,提高饲料利用率。现在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不仅要瘦肉多 ,而且品质要好 ,包括猪肉的加工品质。未来在养猪生产中遗传育种的工作目标有 :
1 .1 胴体品质的评定
肉品加工者不仅要求瘦肉多 ,而且还要求瘦肉的分布部位和质量好 ,这就需要更精确的活体测定技术预测胴体瘦肉含量。现在采用 Fat- O-
Meter测定 ,更高级的有 X射线 CT扫描仪。
1 .2 高瘦肉增长率
过去猪的选择重在低背膘 ,高饲料效率。在自由采食和限食的情况下 ,选择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结果无论用哪种方法背膘改善不多。为提高饲料效率
,可选择瘦肉沉积量。问题在于能否选出吃得多的猪 ,将多余的养分用于沉积蛋白 ,而不是沉积脂肪。食欲与蛋白沉
积间的关系如何。
1 .3 产仔性能
繁殖性状不易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其遗传力太低(1 0 %) ,而且性状表达较晚。借助于计算机 ,采用BLUP(the Best L 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可提高选择效率。 Cotswold公司期望用此方法每年使产仔数提高 0 .2个 ,瘦肉增长速度提高 2
%。中国猪种对产仔数提高的贡献显著 ,含梅山猪血液 2 5%的母猪 ,产仔数可增加 1~ 2个 ,背膘增厚 1 .5mm,梅山杂交母猪的突出缺点是
,较短的繁殖寿命 ;屠宰率低 ;胴体品质差 ;由于性成熟早 ,公猪肉的异味浓。
1 .4 氟烷敏感基因
带有该基因的猪瘦肉多 ,但 PSE肉和应激严重。从所有的测值看 ,带有该基因猪的肉之品质极差。

1.5 基因图谱
由欧共体资助的猪基因图谱工程早已实施 ,与北美和北欧一起研究了猪的 38条染色体 ,确定出 1 2 0
0个潜在的标记基因。主要目的是探讨基因如何组织和互作。许多性状由多基因控制
,但通过图谱也能找到对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基因。标记基因和经济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靠近 ,趋于连锁。用标记基因
,借助标记选择就可选出所需要的经济基因 ,导致生产水平的显著改善
1 .6 抗病育种
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对养猪生产的最大威胁是疾病。猪群越大 ,越开放 ,疾病综合会更复杂 ,最担心的是几种病毒疾病
,如感冒病毒等一起爆发。由于病毒的变异大 ,很难对一种病毒进行抗病选择 ,最好是选择对疾
病的免疫反应。一种方法是从纯系中寻找杂合子 ,恢复
丢失的性状 ;另一种在系内选择免疫力。加拿大已开始
这方面的工作 ,选择对四种外源蛋白的免疫反应 ,已进
行了六代 ,从第四代出现了高低免疫反应的差异。
2 营养研究的挑战
从营养研究上 ,最终目的是操纵生长激素轴。澳大利亚已批准使用猪生长素 (p ST) ,它可增加瘦肉率 ,降低胴体脂肪
,应用于小母猪更好。使用 p ST可提高出栏体重 ,而不使胴体品质太肥。应用 p ST要求足够高的日粮蛋白
,以便充分发挥该调节剂的生物作用。另外操纵的两个激素是 CCK(胆囊收缩素 )和 SST(促生长素释放抑制素 ) ,前者抑制食欲
,后者抑制生长素的释放。用免疫的方法可除去它们。
2 .1 充分利用小公猪的生长潜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免疫 标记 病毒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