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冬天来了,养殖户该干些什么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生猪
  一、防风袭。冬季的猪舍必须堵风洞,挂草帘,糊窗口,防止圈内的鼠洞、裂缝、缺口、破顶等风口吹进“穿堂风”和“贼风”。通气孔可留在至少距地面1米以上高处。
  二、防潮湿。猪圈干燥是保证生猪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空气是一种导热物质,而且越潮湿其导热性越强。圈内猪体内的热量发散得越快。猪体发冷,必要上垛,挤伤压伤甚至出现死亡,疫病也易发生。因此,圈要勤出勤垫,保证干燥,并注意训练猪定点排粪排尿,有个干燥卧处。
  三、防低温。生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5℃~25℃,正常生长的温度一般也应该在8℃以上,为了保证生猪正常生长发育,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暖棚饲养,即用较厚的塑料薄膜将圈顶覆盖,覆盖要有30度左右斜面,便于采光,中午圈温过高可放气通风,下雪后应及时清除。
  四、防冷食。在冬季,猪吃食无非用来御寒和增加体重,母猪则要保其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故要在配料时适当增加能量饲料,增其御寒力。在饲喂时配混合饲料最好是生食干喂,需拌入少量水时水温也要在25℃左右。采取稀喂办法的,饲料要温热,并要少给勤添,防冷防冻。
  五、防乱喂。喂猪要做到饲养质量稳定,喂料时间稳定,配料应根据不同生产性能,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切忌质量突变,若需变料,加量和改变饲喂时间也应逐渐慢慢变。
  六、防冷饮。猪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对水的需要很重要。如圈中不备水,猪就吃雪,吃冰块,饮尿水,这样势必引起消化道疾病或其他病症。所以要经常不断地供给温热清洁的饮水,既防病患又保猪需要。
  七、防咬架。猪的正常生长,饲养中必须营养全面,缺乏了某种或几种成分,不但生长滞缓,还可能出现咬架“恶癖”,尤其冬季青饲料较缺,“恶癖”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在饲料中补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要强弱分群,大小分圈,适时阉割。
  八、防疫病。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猪的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很容易发生,为保生猪生产健康发展,必须经常保持圈清洁、干净、卫生,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圈舍刷洗消毒或喷药消毒,猪要注射疫苗,并要备有常用药物,有病早隔离,早治疗。    
  (韩素芹)
  鱼
  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的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暴晒后挖去过厚(保留20厘米左右)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池塘消毒。修整好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茶枯、漂白粉等多种。但以生石灰消毒效果最好,还能起到施肥作用。池塘消毒应选择在晴天进行。干法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公斤~80公斤,塘中须留5厘米~10厘米深的积水,使泼入的石灰浆能分布均匀;带水消毒,亩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公斤~150公斤,要求把石灰块撒布均匀,并全塘充分搅动,以增强消毒效果。
  培肥水质。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后5天~6天,即可灌水施肥。施基肥每亩用猪、牛粪500公斤~750公斤,或大粪100公斤~200公斤,以培肥池水,增加水中饵料生物,满足鱼种吃食需要。
  鱼种早放。提早放养鱼种,可使鱼儿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最好的时节,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鱼的鳞片紧密,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并不太低的晴天或阴天进行,温度过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冻、刮风天气都容易冻伤鱼体,不宜放养。
  鱼种质量。放养的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要求体长在20厘米以上,鱼儿头小背宽,膘肥体壮,鳞片鳍条完整,游动活泼,体色鲜明,无病无伤。这样的鱼种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出塘规格也大。
  鱼体消毒和免疫。鱼种下塘时先用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或用其他药液浸泡消毒。有些鱼种还应注射免疫疫苗。
  饲养管理。鱼种下塘后,如遇天气变冷,要加深池水防冻;天晴温度较高时,要适当投喂一些精饲料,保证鱼的吃食需要,促其生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奶牛 山羊 羔羊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