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遗传育种

世界猪育种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猪育种的若干方面在发生着变化,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育种目标、性能测定、选择方法与技术手段等方面有了新进展。

  一、育种目标的确定

  过去,猪的育种目标很简单,就是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率。后来,随着育种工作的进展,育种目标也复杂一些,包括:

  3.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育成率(主选母猪年育成幼猪数)。

  此外,还注意乳头数、腿的结实度和抗逆性(或健康状况)等。这种育种目标,在许多欧美国家还在使用,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没有对各个性状进行加权,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及成本价格的影响,难以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取得理想效果。

  现在,猪的育种目标是结合生物学和经济学方法而定义的,即:通过系统的育种措施,使培育的猪能在未来预期的生产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这种育种目标考虑两个问题:

  2.计算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或经济重要性)。

  1.育种的最终目标是定在生产群,而不是核心群,因为大多数肥育猪是杂种猪,既存在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互作,又存在纯种与杂种性能的遗传相关。

  2.目标制定以未来可预见形势为基础。

  3.目标的落脚点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突出了育种工作的经济性,育种者根据市场生产趋势不断调整各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从而控制群体遗传素质的变化。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市场一般是不稳定的,这就导致目标性状的经济重要性不稳定,会给育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性能测定

  国家级猪育种方案,经常是基于测定站和猪场性能测定,测定站主要针对优秀的青年公猪,猪场测定主要针对青年母猪和公猪。这两种测定的目的是了解猪的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随着人工授精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动物模型blup法可以跨场比较育种值。测定站育种计划的真正意义已经被怀疑,在多数情况下,因为存在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互作,测定站数据不能提供任何清晰的结论。wei和merks等提出扩大猪场性能测定的范围,利用纯种和杂种的资料,借助于现代遗传评估程序,可以剔除非加性遗传效应,他们认为这个扩大选育计划可以替代测定站的作用。

  共测定7个性状。包括:留种猪的35~90kg的平均日增重、90kg时的平均背膘厚、饲料转化率,屠宰猪的30~100kg平均日增重、估测胴体瘦肉率和肉质指数。青年公猪在体重35~90kg时测定,在试验的开始和结束时称重两次,整个试验过程的采食纪录,采用acema48设备测定,每个测定圈舍7~15头猪。所有性状都校正到始重或末重;背膘厚在末重时测定,测定距背中线4cm处的肩部、最后肋和臀部三个部位。屠宰测定,在末重时屠宰全同胞中的一头,测定屠宰率、瘦肉率、肉质指数等指标。其中,肉质指数(mqi)=-35+8.329phu值+0.127系水力(whc)-0.00744ref值。

  (2)法国的猪场测定方法共测定2个性状。包括:100kg体重时的日龄、100kg体重时的平均背膘厚。测定公猪和后备母猪,每个测定圈舍10~15头猪,试验从70日龄(平均日龄)开始,平均体重100kg(范围70~130kg),猪只的称重和背膘厚测定与测定站测定方法一样。

  测定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三个品种的性能,包括25~100kg的日增重、背膘厚、饲料转化率、腿的结实度及精液品质等。测定站每年测定公猪2300头,每年选出性能最好的50头公猪,开展人工授精,这些优秀公猪,前5个月在核心场中使用,5个月以后在商品场中使用。

  在较好的场子内进行,测定三个品种(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的窝产仔数及窝育成头数、100kg体重时的日龄和背膘厚。每年测定公猪3000头,测定母猪23500头。

  原来传统的全同胞测定,现在改为半同胞测定,平均每头人工授精公猪测定30个后代,方法是在最先产仔的15窝中,每窝选取2头幼猪进行测定,试验阶段为25~100kg,试验结果作为半同胞成绩返回测定站,便于选择新的公猪。

  每窝选3头公猪测定,体重25kg开始,同栏饲养,90kg结束。测定日增重、背膘厚、饲料转化率、瘦肉率和肉质等,测定资料输入电脑,由中央畜牧所处理计算,定期公布成绩。前5%~10%的优秀公猪送人工授精站扩大种用,其它优秀的公猪卖给各猪场或养猪户。半数以上的养猪户能操作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按2次稀释(一次在公猪站,一次在配种前)、2次输精的程序进行,精液采用常温保存(20℃)。人工授精站种公猪的平均使用年限15个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转化 品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