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仔数即总产仔数(包括木乃伊和死胎在内)和产活仔数。大量研究表明,产仔数的遗传力低,一般只有0.1左右,其计值的变动范围为0.05―0.30(McCarter等,1987)。我国猪与此接近,就是繁殖力高居世界首位的太湖猪,其主要类群产仔数的遗传力也是低的,总产仔数为0.07-0.16和产活仔数0.11一0.22(张文灿等,1982)。产仔数是一个复合性状,受排卵数、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发情周期内,母猪所排出的卵子均多于产仔数,可达14―20枚之多。通常将母猪在一个发情周期内的排卵数称为猪的潜在繁殖力。受精率的高低,受精子和卵子的生活力及其配合力以及配种时间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猪是异期排卵动物,所以,受精率一般较其他家畜为高。猪的胚胎成活率一般较低,是造成实际繁殖力与潜在繁殖力之间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猪胚胎死亡大部分发生在受精后25d内。一般认为,猪胚胎的死亡时期有3个高峰:①受精后第9-13d,即受精卵着床的初期;②妊娠后大约第3周,即器官形成期,该时期胚胎的死亡率约占合子的30%-40%;③妊娠后期约60―70天时,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此时也易引起胎儿死亡。死亡的原因,在着床前决定于合子的生活力,着床后决定于子宫条件。近年来,国外在研究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时,认为子宫内环境与胚胎成活率有很大关系。Bidanel等(1990)认为,梅山青年母猪产仔数高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死亡率低,这与子宫内各种激素分泌较早以及前列腺素的产量较高有关。试验表明,梅山猪在妊娠30日龄时,胚胎存活率高达85%-90%,而大约克夏猪只有66%-70%。Bazer等(1989)认为,胚胎―子宫内膜互作是高繁殖力的主要决定因子。Haley等(1990)的研究表明,梅山猪在排卵数及胚胎存活率方面均比大约克夏猪高,并进一步指出,卵子成熟不完全以及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胚胎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产仔数遗传力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加性遗传方差小;②环境方差过大;③负的母体效应。为此曾提出种种假说,主要有环境方差和母体效应两种。环境方差假说:猪的产仔数受母猪泌乳期、初配年龄、胎次、排卵数、交配次数、交配时间、交配方式、公猪精液品质与数量、公猪的性机能、受精率、胚胎死亡、子宫内环境、子宫能力、季节、环境温度以及营养与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方差加大,而遗传方差相对减小,导致遗传力很低。母体效应(maternaleffects)假说:由于母体环境的负效应造成来自大窝的青年母猪生理成熟期推迟,达到初配年龄时生殖系统及其机能发育不完善,导致产仔数少。窝越大则母体环境负效应越大,从而造成母女两代在产仔数上呈负相关,即出现多子而寡孙,或寡子而多孙的现象。母体负效应的存在可能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是使产仔数的遗传力估计向下偏倚;二是可能对产仔数的选择反应产生不利影响。总之,上述假说从不同角度试图解释产仔数遗传力低的现象和对它进行选择是无效或微效的。但同时应看到,随着选择方法的进步,提高产仔数的选择效果是可能的。
2.初生个体重与初生窝重指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之前秤得的个体重和全窝重。仔猪的初生体重是表示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数研究报道表明,初生个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约0.10,不宜作为选择指标。初生窝重的遗传力为0.20―0.35(Weniger,1980)可作为现场繁殖记录的一项指标,度量起来比较容易。太湖猪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的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24和0.18(张文灿等,1982)。除遗传因素外,初生个体重还受品种、母猪年龄、胎次和妊娠期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3.泌乳力一般用(20或)21日龄全窝重来表示,其中包括带养仔猪,而不包括已寄养出去的仔猪。母猪泌乳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仔猪的成活和哺乳期的生长。由于母猪排放乳汁的生理特点,很难直接准确度量排乳量,以致其遗传力估值较低。国外文献报道为0.15(McCarter等,1987),变动范围为0.08-0.38。国内文献报道,金华猪、滇南小耳猪、荣昌猪、成华猪和内江猪的估计值分别为0.134、0.13、0.10、0.21和0.10(陈润生,1995)。
4.断奶性状包括断奶时仔猪数、个体重和窝重。一般情况下,断奶性状的遗传力估值高于初生性状,但仍属低遗传力范畴。国外报道的断奶仔猪数的遗传力估值为0.12(Pond等,1985),变动范围为0.0―0.35(Weniger,1980)。我国地方猪种的估值与之吻合,如二花脸猪为0.13,枫泾猪为0.08,梅山猪为0.19,嘉兴黑猪为0.14,荣昌猪为0.136,滇南小耳猪为0.15。断奶窝重的遗传力高于断奶个体重,据美国全国猪改良联合会估计,21日龄窝重的h2为0.20。它与产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个体重等性状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中一般把它作为选择性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3/2011-07-23/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