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养猪饲料

猪饲料配方的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饲料配方设计是配合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学与饲养学有机结合的结晶与媒介。饲料配方的设计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甚至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不仅需要在微观上谨慎考虑养殖动物的营养需要、安全卫生,乃至畜产品质量对消费者的健康,而且还要从宏观上还要考虑该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饲料资源耗竭与不可逆转性的预防等生态效益问题。因此,只有把饲料配方的目标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点上,充分考虑品种、性别日龄、体重、饲喂条件、饲喂方式等影响饲粮配制效果的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合理利用各种饲料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高质量饲料配方。为此,本文就猪的饲料配方设计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作简述,仅供参考。

 一、注意灵活应用饲养标准,科学确定饲料配方的营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指一定品种的健康畜禽,在适宜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生产性能时,营养的最低需要量。它是对一定时期动物营养科研成果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总结,是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试验畜禽的品种、供试饲料品质、试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饲养标准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静态性、地区性和最佳生产性能而非最佳经济效益的不足,加之由于各国和各地的饲养环境、条件、动物的品种、生产水平的差异,决定着饲养标准也只能是相对合理。如1987年我国瘦肉猪营养标准规定仔猪赖氨酸/消化能的比0.56,1998美国NRC为0.81。以赖氨酸为100%,中国和美国标准分别为:蛋+胱氨酸65%、57%,苏氨酸98%、65%,色氨酸25%、18%,两个标准相差很大。同时,配方中的营养指标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如蛋白质指标从粗蛋白质含量演变为可消化蛋白质、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乃至真可利用氨基酸等深层次的内在质量。在矿物质微量元素方面,不仅要满足安全裕量,同时还需要充分调配不同元素之间的拮抗规律;对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的原料,还必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的破坏、毒素的残留等因素。因此,在饲料配方设计时不能生搬硬套饲养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从以下四个方面灵活应用饲养标准:

1、不同的品种(基因型)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猪的遗传基础,饲粮的养分含量和各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猪与饲粮因素的互作效应,都会对饲粮营养物质的利用产生影响。脂肪型、瘦肉型与兼用型猪之间对饲粮的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已是不争的实事。各国饲养标准中推荐同一品种同一阶段猪的营养需要量存在的差异性,更充分说明是猪的品种及选育程度差异性所致。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条件下,瘦肉型猪较肉脂型猪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三元杂交瘦肉型比二元杂交瘦肉型猪又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因此,配制猪的饲粮时,不仅要根据不同经济类型猪的饲养标准和所提供的饲料养分,而且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有的生物学特点,生产方向及生产性能,并参考形成该品种所提供的营养条件的历史,综合考虑不同品种的特性和饲粮原料的组成情况,对猪体和饲粮之间营养物质转化的数量关系,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估计后,科学地设计配方中养分的含量,使饲料所含养分得以更加充分利用。

2、不同生产阶段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猪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养分的需要量各有差异。虽然猪的饲养标准中已规定出各种猪的营养需要量,是配方设计的依据,但在配方设计时,既要在充分考虑到不同生理阶段的特殊养分需要,进行科学的阶段性配方,又一定要注意配合后饲料的适口性,体积和消化率等因素,以达到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又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如早期断奶仔猪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的生理特点,但也处于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等特点。在配方设计时,既要考虑其营养需要,又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适口性、体积等因素,要求体重小于7公斤的仔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必须在20%―22%,赖氨酸水平在1.5%―1.6%,最低乳糖含量为14%。体重在7―11公斤之间的仔猪,蛋白质水平要求在18%--20%,赖氨酸水平在1.25%,乳清粉用量比例最少在10%以上。体重约为12―23公斤之间的仔猪蛋白质在18%左右,赖氨酸在1.15%,才能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母猪在妊娠前期,由于处于妊娠合成代谢状态,代谢效率高,脂肪沉积力加强,因而在配料中就可适当提高粗纤维水平;生长育肥猪在育肥期间,为了获得最高的日增重,则可提高日粮配方中能量物质的含量,以满足其长膘的能量需要,而蛋白水平可比生长前期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所以,在配方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对不同生产阶段采用不同营养水平,才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质量标准 小肽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