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育肥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又名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临诊上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和慢性腹泻。

1.病原:猪沙门氏菌病病原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培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也可引起本病。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1小时仍有毒力。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对于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2.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小猪较成年者易感。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感染的母猪多数发生流产。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本病在猪群内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良因素刺激的猪群,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疾病常成为地方流行性。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奶;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3.防治: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不仅有预防作用,还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但应注意地区抗药菌株的出现,如发现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应改用药。目前国内已研制出用于猪的副伤寒疫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

本病的治疗,可选用经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土霉素等,并辅以对症治疗。磺胺类(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药物色有疗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饲料 消毒剂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