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农业部推荐的四种肉用山羊新品种


一、马头山羊


马头山羊是湖北省、湖南省肉皮兼用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主产于湖北省十堰、恩施等地区和湖南省常德、黔阳等地区。马头山羊体型、体重、初生重等指标在国内地方品种中荣居前列,是国内山羊地方品种中生长速度较快、体型较大、肉用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1992年被国际小母牛基金会推荐为亚洲首选肉用山羊品种。国家农业部将其作为"九五"星火开发项目并加于重点推广。


马头山羊、母羊均无角,头形似马,性情迟钝,群众俗称"懒羊"。头较长,大小中等,公羊4月龄后额顶部长出长毛(雄性特征),并渐伸长,可遮至眼眶上缘,长久不脱,去势一月后就全部脱光,不再复生。马头羊体形呈长方形,结构匀称,骨骼坚实,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臀部宽大,稍倾斜,尾短而上翘。乳房发育尚可。四肢坚强有力,行走时步态如马,频频点头。马头山羊皮厚而松软,毛稀无绒。毛被白色为主,有少量黑色和麻色。按毛短可分为长毛型和短毛型两种类型。按背脊可分为"双脊"和"单脊"两类。以"双脊"和"长毛"型品质较好。


据品种资源调查统计,马头山羊初生重:单胎公羊1.95千克±0.19千克,母羊1.92千克±0.35千克。双胎公羊1.70千克±0.25千克,母羊1.65千克±0.24千克。在主产区粗放饲养条件下,公羔3月龄重可达12.96千克,母羊可达12.82千克,6月龄阉羊体重21.68千克,屠宰率48.99%,周岁阉羊体重可达36.45千克,屠宰率55.90%,出肉率43.79%。其肌肉发达,肌肉纤维细致,肉色鲜红,膻味较轻,肉质鲜嫩。早期肥育效果好,可生产肥羔肉。板皮品质良好,张幅大,平均面积8190平方厘米。其板皮厚薄适中,拉力弹性优于我国成都麻羊及南江黄羊等。另外,一张皮可烫退粗毛0.3-0.5千克,毛洁白、均匀,是制毛笔、毛刷的上等原料。


马头山羊性成熟早,四季可发情,在南方以春秋冬季配种较多。母羔3-5月龄,公羔4-6月龄性成熟,一般在8-10月龄配种,妊娠期140-154天,哺乳期2-3个月,当地群众习惯1年2产或2年3产。由于各地生态环境的差异和饲养水平的不同,产羔率差异较大。根据湖南省调查资料,在正常年景胎产羔率为182%左右,每胎产羔1-4只。据调查1196胎统计:单羔率26%,双羔率46%,三羊率16%,四羊率8.5%,五羊率2.17%,六羔率0.17%。初产母羊多产单羔,经产母羊多产双羔或多羔。


马头山羊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合群性强,易于管理,丘陵山地、河滩湖坡、农家庭院、草地均可放牧饲养,也适于圈养,在我国南方各省都能适应。华中、西南、云贵高原等地引种牧羊,表现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二、成都麻羊(四川铜羊)


成都麻羊也名四川铜羊,原产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的丘陵地区,成都市郊数量最多,双流、新津、新都等地也有分布。成都麻羊是我国优质肉用山羊地方品种,其肉用性能仅次于南江黄羊,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推广的品种。


成都麻羊全身被毛呈棕红色,色泽光亮,为短毛型。头部中等大,两耳侧伸,额宽而微实,鼻梁平直,颈部长短适中,背腰平直宽,略斜,四肢粗壮。体形清秀,略呈楔形。公母羊皆有须、有角,公羊有长毛,母羊毛较短,全身呈深褐色,腹部毛色比体躯浅,根部为黑灰色。颜面两侧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则至四角各有一条纺锤形浅黄色毛带,形似画眉鸟状。背线为黑色,髻甲处有黑色带,沿肩胛铜色,又叫做铜羊。当地群众描述成都麻羊为"画眉眼、十字架、红铜色"。


成都麻羊初生公羊重2.1千克,母羊重1.9千克。成年公羊体高70-75厘米,体长75-78厘米,胸围81-85厘米,重42-61千克;成年母羊体高60-66厘米,体长71-74厘米,胸围74-78厘米,重34-37.6千克。周岁羊屠宰率49-55%,净肉率38.4%。其肉色红润,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多汁,膻味较小。成都麻羊也生产板皮,其皮板致密,质地柔软,弹性好,强度大,特有率100%,是制革的上等原材料。


成都麻羊繁殖力较强,一般母羊6-8月龄、公羊8-10月龄开始配种繁殖。母羊发情周期20天±2天,发情持续期限36-64小时,娠妊期148天±5天,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30-50天,初产羊平均羔1.51只,经产羊2.10只,有的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产双羔的占2/3,有的可产3羔,产羔率在200%以上。母羊产奶性能较高,一个泌乳期5-8 个月,产奶量为150-250千克,含脂率为6%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品种 地方品种 丘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