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水针穴位注射治疗牛马风湿痹症及闪跌扭伤




    病例3:1995年6月底,铜仁灯塔村一拉车马,主诉:马近几月来,后肢行走无力,特别在拉车时严重,在当地治疗不见好转,特前来求诊。检查:马体形高大,两后肢提举困难,迈步僵硬,膝、跗关节轻度肿胀,触压腰荐部板硬,反应迟钝。诊断:腰荐部及两后肢风湿症。治疗:风湿配方2用30ml,第一次于两肾俞穴各注入10ml,两阳陵泉穴各注入5ml;隔日于两大胯穴各注入10ml,两环后穴各注入5ml。如此交替进行,隔日1次,共4次痊愈。

    病例4:1996年3月,湖南风凰啊啦镇一成年黄牛,走路跛行,不愿行走站立,强迫行走时两前肢迈步伸展困难,触诊两肩臂部时表现敏感疼痛。主诉:天气寒冷阴雨潮湿季节病情重,天气暖和后逐渐好转,每天下午病轻。诊断:两肩臂部风湿痹症。治疗:风湿配方2,第1次于两抢风穴各注入10ml,两肩井穴各注入5ml;隔日于两冲天穴各注入10m1,左右阿是穴各注入5ml,如此交替进行,隔日1次,共3次痊愈。

    6 讨论分析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是以中兽医学中“经络”、“穴位”的治病作用和现代兽医学的治疗方法相结合,把通常供肌注、静注治疗本病的消炎镇痛、舒筋活血的药物注射到一定的“穴位”中,以发挥“经穴”和药物作用的双重治疗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穴注”的治病作用是以经络体系为理论基础的,在中兽医学中认为经络是畜体内脏与内脏、内脏与体表、体表与体表之间的联系通道,营卫气血要通过经络才能运行周身。只有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无阻,畜体才能免于疾病。而牛、马风湿痹症、闪跌扭伤多为患部经络受损,使其气血运行受阻,致使患部血瘀气滞而为痛、为跛,即现代兽医学的局部组织病变产生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机能障碍而造成跛行。“穴注”治疗作用之一就是“针以开导之”,“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而达到“通则不痛”,“不痛则不跛”的目的。药物穴注后滞留于穴中所产生的“针感”比白针刺激强大和持久,作用相应增强,同时还能起到药物的治疗作用,能对抗致痛、致炎介质的形成和作用,改善患区神经的兴奋状态,改善患区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消除炎症等。所以穴注发挥了中西兽医的各自之所长。

    本疗法对各种风湿痹症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慢性风湿的的治疗次数较多。对风湿同时伴有其他病变时,则不能单靠此法,须配用其它措施。对个别严重的病畜也可配合中药、输液等。所治的闪跌扭伤均为急性、亚急性患畜,因考虑到慢性闪跌扭伤患畜时间长后可能转入其他性质的病变如风湿、骨关节病等而未收入本文病例中。

    本疗法是一种见效快,用途广,疗程短,效果确切,使用方便,适用于门诊、出诊的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青霉素 气候 黄牛 醋酸氢化可的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