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缓冲剂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



  ⒌半干青贮饲料切得过细
  进食每千克苜蓿半干青贮干物质会刺激产生14.3L唾液。但进食切得过细的半干青贮会引起动物反刍时间缩短、瘤胃食糜外流速度增加和纤维消化率下降。
  ⒍高精料进食量
  日粮中以精料代替粗饲料导致日粮纤维水平降低。国外研究者证实,饲喂30%粗饲料日粮的产奶牛每天从唾液中分泌的碳酸氢钠当量较饲喂70%粗饲料的动物少199g。
  ⒎一餐精饲料给量过大
  一餐精料给量超过3kg会造成瘤胃“猛烈”发酵。这种发酵会降低瘤胃pH值,并延长瘤胃pH值低于6以下的总时间。
  ⒏精料颗粒度小
  精饲料颗粒度小将造成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快速发酵和瘤胃食糜的快速外流,因而瘤胃产酸量增加。
  ⒐高水分谷物饲料饲喂
  高水分谷物饲料中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其中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组分的溶解度,并降低进食量。这一问题在谷物饲料的含水量高于30%以上时尤为突出。
  ⒑高比例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粮
  高比例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粮影响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的数量和降解速度、纤维消化率、瘤胃pH值和挥发酸产生模式。
  ⒒乳脂率过低
  某些产奶牛个体乳脂率过低或变异较大,这些个体的乳脂率差异在大群乳脂率平均值中往往被掩盖。如果荷斯坦品种奶牛乳脂率测定值低于2.5%或产奶牛乳蛋白率超过乳脂率0.4个百分点,就可以认为瘤胃挥发酸比例和pH值不正常。
  ⒓热应激环境
  高温、高湿、辐射和空气流通不畅都会降低饲料干物质进食量,改变饲料消耗模式,并影响血液矿物质平衡。这些问题都有赖于通过补充缓冲剂来实现。
  缓冲剂应用的效果
  国内有关使用缓冲剂效果方面的确切统计资料不多。根据美国对1975-1985年间2 087头产奶牛的调查资料,使用缓冲剂(主要是小苏打,每天每头产奶牛喂150g,或占混合精料的1.43%)每天平均增加3.5%乳脂率的奶量lkg,经济投入产出比为1:2.3。同一时期由DHI对美国中西部9个州2684个奶牛业主的调查结果显示,54.5%的牛场一直使用缓冲剂,与未使用缓冲剂的牛群相比,平均每年提高产奶量571kg。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奶牛 发酵 干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