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鹅技术 > 肉鹅饲养

草地牧养肉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 确定适宜的密度

  密度要根据放养地的面积的大小及草资源来确定,在当前吉林西部一般草场的产草量来看,一般按每公顷草地放养雏鸡30~50只比较合适。

  2.4 严格防疫

  在进雏初始时开始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重点是小鹅瘟、鹅痘、禽霍乱、病毒性肝炎。每种防疫都要细心,不能马虎。正确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剂量、了解疫苗的注意事项,保管好疫苗对个别发病鹅进行补治。

  2.5 加强饲养管理

  2.5.1 保证育好雏

  在鹅雏进舍后的l小时内饮到生理盐水,对不会喝水的雏鹅训练饮水,饮完盐水后要及时地换药水,水中加些环丙沙星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目的是防止雏感染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病原菌。保持好温度,第1周的前3天温度不低于30~32℃,后4天温度保持在28℃左右,而且要求温度稳定,以后每周逐渐下降2℃,直到18℃左右恒定。密度随着鹅鹅日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由第l周的20~30只/m2逐渐降到5周龄10只/m2 ,加强通风换气。

  2.5.2 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在此期以青饲料为主,分群后适当补给精料,补料量据鹅体重大小确定,对偏重的鹅减少精料喂量,相反则增加喂料量。淘汰弱小僵鹅。做好鹅群的放养与调教,在平时喂料应吹口哨,让鹅形成条件反射。放牧时一个人在前吹口哨开道并撒饲料,另一个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直到进入牧区。回舍时同样如此 反复训练几天便可。在放牧区内放置一些盛洁净水的饮水器,供给

  充足的饮水。管理要精心、做到“五勤”:勤观察鹅跑出鹅舍的先后,弱者或病者往往留在后边;勤观察粪便是否正常: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弱者或病者吃食的动作迟缓;勤在晚上听鹅的呼吸,确定是否有病;勤注意观察平常食量的变化。通过上面“五勤”做到有病早预防,病鹅早隔离。

  2.6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在恶劣天气时不放牧,进行舍饲,根据鹅群数量的多少搭建凉棚,用来避暑、避风、防雨淋、休息等。

  2.7 球虫病以预防为主

  到了夏天的高温季节一定要选择二种球虫药轮换或交替使用,每种药使用3~5 d后停1周左右再用另一种球虫药。秋季草籽成熟是正值关键的育肥期,更要相隔一周连续两次施喂驱虫药物。

  2.8 搞好卫生消毒

  养殖户对消毒要有足够的认识,对禽舍及周围环境每周消毒l~ 2次,对水桶、料槽天天消毒,鹅舍前设消毒池,禁止外人进入饲养区。保持鹅舍的干燥、卫生,勤清扫粪便,勤消毒,把粪便堆积发酵。

  2.9 正确用药

  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加鹅自身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用药,用药的方法、剂量必须正确。采购的禽药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违禁的

  药物禁用,在休药期内不出售鹅及产品,保证肉鹅的质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免疫 剂量 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