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饲养管理

蛋鸭圈养高产七要诀


当前,随着各地圈养鸭生产的发展,饲养蛋鸭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为实现圈养蛋鸭生产的高产高效,通过实践与调查,现将圈养蛋鸭高产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
一、严格控制体重体重 变动是蛋鸭产蛋状况的晴雨表,因此观察蛋鸭体重变化,根据生长规律控制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一般要求开产日龄体重在1.4~1.5公斤范围内的应占85%以上(要注意不同品种的标准体重有差异),为达到产前蛋鸭体质健壮、发育一致、骨骼硬结、羽毛着生完全、适时开产的蛋鸭,从育成鸭开始必须实行限饲。一般在产前鸭子的饲料质量不必过好,每公斤日粮中只要达到粗蛋白质14%、代谢能10.8~11.3兆焦/公斤即可;不能喂得过饱,但须多供青饲料;料槽、水槽里量要充足,不可断、缺。开产以后的饲料供给要根据产蛋率、蛋重增减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最好每月抽样称测蛋鸭一次,使进入产蛋盛期的蛋鸭体重恒定在1.45公斤左右,以后稍有增加,至淘汰结束不超过1.5公斤。此期间,如体重骤然增减,则显示饲养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
二、随时掌握鸭群动态 重点是鸭子的吃、泄、产情况。一是对鸭群每日食量做到心中有数,一般产蛋鸭每日喂配合料0.15公斤左右,外加0.05~0.15公斤青绿饲料。如采食量减少,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如果连续3天采食量下降,第4天就会影响产蛋量。二是粪便的多少、形状、内容物、气味等也应该熟悉。如拉出的粪便全为白色,说明动物性饲料没被吸收。把粪便放在水中洗一下呈蓬松状,白的不多,显示出动物性饲料喂量适当。三是检查产蛋状况。早上捡蛋时要留心观察鸭舍内产蛋窝的分布情况,鸭子每天产蛋窝的多少一般有规律可寻,每天产蛋的个数和重量要心中有数,最好记录在册,并绘成图表与标准相对照,以便掌握鸭群的产蛋动向。另外对鸭蛋的形状、大小、蛋壳厚薄等情况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一旦发现所产的蛋个小、蛋形长、壳薄或畸形蛋增多时,就要注意增加营养,及时添喂动物性饲料。
三、产蛋盛期的饲养技术 蛋鸭开产以后,要密切关注产蛋率、蛋重上升趋势,随之增加饲料喂量和饲喂次数,尽快将其推向产蛋高峰。当产蛋率达到90%以上时,应提高饲料质量,增加日粮营养浓度,喂含19%~20%蛋白质的配合料,并适当增喂颗粒型钙质和青饲料,此时蛋鸭用料可通过观察蛋鸭所排粪便、蛋重、产蛋时间、壳质、鸭身羽毛等变化进行增减。盛产期间保持产蛋率不变,蛋重每8枚0.5公斤且稍有增加,体重基本不变,说明用料合理。此时若体重有减轻,应增喂动物性饲料;体重过肥,可将饲料的代谢能降下来,适当增喂青粗饲料,控制采食量,但动物性饲料仍保持不变。为降低饲料成本,应积极利用当地副产品,如啤酒糟、味精渣等,鱼粉要注意质量,防止其饲料掺假掺杂而影响产蛋。
四、寒冷季节的管理要点 早春鸭一般在8月份进入产蛋盛期,此后光照日趋缩短,天气转凉,寒冷时节即将来临。为使鸭群适应这种环境变化,此时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是补充人工光照,使光照不少于16小时;二是做好鸭棚保温工作,要求鸭舍内温度不低于6℃,同时提高饲养密度,厚垫干草,关好门窗,防贼风侵扰;三是适当增加营养,提高饲料代谢能水平至每公斤12.1~12.5兆焦,蛋白质18%,但要注意不要使鸭体过肥;四是采取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棚,即待8:00~9:00阳光充足时放鸭,减少放水时间和次数。寒冬腊月,下水前需赶着鸭子进行约10分钟的转圈运动,鸭子上岸后,待毛干燥再进棚。为保持较高的产蛋率,这段时间仍需特别细心注意蛋壳质量是否有变化,产蛋时间是否推迟,以及鸭群的精神状态。如捡蛋时,手摸蛋壳厚实,色泽光亮;鸭子集中产蛋时间在凌晨2:00左右,没有往后渐渐推迟;鸭子吃食旺盛,放水时羽毛不渗水,精神十足,上岸后鸭身干爽,说明产蛋量不会跌下去,饲养得法。蛋鸭的淘汰视第二年春节后产蛋率和淘汰残值而定,如此时淘汰残值较高,且预计蛋价可能下跌,收支难以平衡时则更新蛋鸭。
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蛋鸭生活有规律,但神经质,性急胆小,易受惊扰,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饲料品种不可频繁变动,不喂霉变、质劣的饲料;
2.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应尽量保持稳定,养鸭人员也要固定,不要常更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动物性饲料 羽毛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