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饲养管理

孵化番鸭有新法


番鸭或西洋鸭(又名巴巴里鸭)由于种蛋的特殊结构,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孵化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鸭及西洋鸭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现将有关技术简介于下:
  一、仿生孵禽温箱的组成: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番鸭蛋自温低,将种鸭于立式箱内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边贮存的热源均匀供温的特点,使番鸭蛋各部受温均匀,孵至17天后,胚蛋自温逐渐升高,不仅要求供温相应恒定,而且需要足够的氧气、湿度和凉蛋,此时应将番鸭蛋由立式箱转至平型出雏箱孵化,通过向平型出雏箱减加冷热水可准确调节蛋温在所需范围内,同时通过升高、降低、加厚、减薄或开启孵化箱的覆盖物,从而调节中后期直至出壳胚蛋的供氧、凉蛋、加湿等问题,使其处于仿自孵化状态,不仅显著提高番鸭种蛋的出雏率,还增强了雏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二、番鸭蛋的结构特点:蛋壳厚、光滑而坚硬、不易破碎、气孔封得严、相对表面积小。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因此,常规的孵化条件使胚雏不易破壳。
  三、种蛋的保存和放置: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在环境温度低于18℃以下保存时间在6天内,孵化率较高;反之,孵化率则低。所以选择清洁、新鲜的种鸭蛋入孵极为重要;种蛋水平放置,有助于胚胎正常发育,从而提高番鸭蛋的孵化率。
  四、温度和湿度的控制:①温度。由于番鸭蛋的壳上膜、蛋壳、气孔和内外壳膜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种蛋预温在36℃-38℃,预热6-8小时,其中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温度分别是1-7天39-39.6℃,8-19天38.5-39.0℃;20-30天38-38.6℃,31天至出壳毕38.6-39.2℃。②湿度。控制湿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湿度高,可使种蛋受热良好、均匀;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陈代谢;到了后期和出雏阶段,提高湿度的目的是为了消散过多的生理热,使蛋壳结构疏松,以便啄壳出雏。然而,当湿度超过75%而又通风不良时,胚胎因气体交换差会引起酸中毒,导致胚胎窒息死亡,这点最值得注意。在实际操作中,温度和湿度还要结合凉蛋和喷水调整,同时还要考虑种蛋孵化发育中在仿生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的配套放置以及季节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凉蛋和喷水:①凉蛋和喷水是调整温、湿度的有效措施,对孵化率影响很大。用配套的立式和平型出雏箱流水作业操作可比常规孵化方式提高出壳率10%-15%。在孵化前期一般不凉蛋,按照上述的施温方案,中后期的蛋温可达38.8℃。蛋壳表面积相对小、气孔小、散热缓慢。若不及时散发过多的生理热,就有可能造成胚胎被闷死干蛋中。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的积热,每天凉蛋2-4次。凉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又继续孵化。②喷水在目前被认为是提高番鸭种蛋孵化率的关键所在。喷水功能有三点:一是破坏壳上膜;二是促使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破坏它们的完整性,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扩大和供氧充足;三是导致蛋壳松脆。番鸭种蛋的壳上膜厚、蛋壳坚硬。前者影响气体和水分蒸发,后者妨碍啄壳。壳上膜的存在对孵化的头几天是有利的,随着胚龄的不断增大,尤其是当尿囊合拢后,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和排出大量代谢产物时,它就开始对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要把它除掉,就要对孵至17天至出壳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的合拢不利)。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每天喷一次,将蛋喷至湿透,待凉干生继续孵化。胚蛋在反复凉蛋、喷水和空气中二气化碳的作用下,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其性质由坚硬变为松脆,雏鸭容易破壳,能减少出雏期的死胎。
  六、翻蛋的次数与角度:翻蛋可以促进胚胎活动。防止内容物粘连蛋壳,使其受热均匀。番鸭蛋在孵化过程中,每8小时翻蛋一次。我们主张翻蛋的角度应是180度,这样可以保证尿囊按时在小头合拢。用手工或滚动式翻蛋,上下边心蛋均能得到合理调整。满足了胚蛋的发育要求,孵化效果十分理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鸭 适应性 破碎 其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