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肉鸭饲养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一、网上育雏 就是把雏鸭饲养在室内架设的网床上。网床距地面50—60厘米,网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或纸张,方便鸭只活动,寒冷季节可在薄膜或纸上再铺一层薄层塑料,有利于保温。网上育雏的优点是雏鸭不与粪便接触,感染球虫病的机会少,并能提高饲养密度50%以上,还可节省大量的垫料。不足之处是建网床一次性投资较大。
1、饮水和开食: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先饮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的胃肠消毒,减少肠道疾病。
方法是在地面上放一块塑料薄膜,洒一些开水或者万分之一的土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根据需要,可以在清水中间断性地加入高锰酸钾(使饮水略呈红色)。
首次饮水2—3小时后开食。开食时把饲料用水拌湿后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开始少撒,边唤边撒,引导鸭认食找食。对靠边站或没能吃到料的雏鸭要单独补饲。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定餐,3日龄之前每隔2小时喂一次,晚上二次,逐渐减少到21日龄每日三次。
2、育雏期的管理要点:主要掌握好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饲养密度等。
温度:雏鸭刚出壳时,绒毛稀短,不御寒;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调节体温能力较差;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消化力弱,产热少,因此无法适应温差较大的外界环境,必须人为调节,给雏鸭创造一个适宜而稳定的温度环境。即昼夜24小时的温度均匀一致,上下波动不超过2℃,切忌忽高忽低。一般地讲,接雏时鸭舍温度为30℃,以后均匀下降,每2天—3天降1℃,直至20℃,恒温到出栏。
湿度: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
光照: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弥补。一般是出壳后2天—3天,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使其在明亮的光线下熟悉环境,增加运动,尽早饮水、开食。3天以后,每天光照23小时,黑暗1小时,直到第2周结束。1小时黑暗主要是为了使鸭群习惯黑暗环境,以防一旦停电引起鸭群骚乱造成死亡、伤残。也可采用自然光照的办法,即3日龄后利用白天的自然光照明,早晚适当开灯喂料。1周龄—2周龄时,每20平方米15瓦—30瓦。灯泡分布要均匀,经常擦去灯泡表面的饲料粉尘,保证光照强度。
通风换气:目的是排除舍内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以此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雏鸭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饮食量和排泄量较大,在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若不及时排出,即严重影响雏鸭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报酬。一般情况下,商品肉鸭舍中氨气含量不超过15ppm,硫化氢不超过5ppm。可根据人的感觉来判定,即人进入鸭舍不感到憋气刺鼻眼为宜。解决通风的方法因鸭舍结构不同而异。开放式鸭舍主要依靠开关门窗,利用自然通风换气,但要解决好通风换气和保持室温的问题,还要防止风速过大和形成穿堂风,以免冷空气直接吹袭鸭群而感冒。冬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为保证舍内温度,可安装通风设备进行换气。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所饲养肉鸭的只数。密度越大,垫料越易潮湿,采食饮水不均匀,生长发育迟缓且不均匀;密度小虽饲养效果好,但设备利用率低,成本高;合理的饲养密度不仅可以保证较好的育雏效果,又可以充分利用育雏面积和设备。1日龄—7日龄,15只/平方米;6日龄—21日龄,10只/平方米;22日龄—50日龄,5只—6只/平方米。
洗浴:鸭子7日龄后,在晴朗暖和的天气里可让其下水洗澡,下水次数应根据季节、气温及天气状况决定。一般夏季每天下水3次—4次,春秋下水1次—3次,冬天下水1次—2次,天气寒冷时不下水。每次下水由开始10分钟,逐渐增加到1小时,天热可长点,天冷时则短些。每次洗浴后把鸭子赶到运动场背风处休息,待其整理羽毛、晾干后再赶进棚内。
二、中鸭的饲养与管理
商品鸭育肥期的饲养管理总原则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商品合格率。其主要要点是:
合理分群:鸭只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饲养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a/3/2006-02-14/14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