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禽兽假药制售形成严密产业链


  上述店老板介绍,当地兽药店从接触到的大部分药厂进货时,药厂几乎从来不给开具发票和收据,连钱都不是直接打给药厂,都是由物流代收。药店卖药给顾客,也拒绝开具收据或者发票。

  这样,一旦下游的养殖户出事,便无法从法律上证明买药的渠道,这给兽药店、兽药厂形成了“防火墙”.对假兽药生产企业来说,这道防火墙是一道重要的安全屏障。本文开头提及的老张,维权时会首先遇到这道关。

  次日,本报记者与乔松举来到盐城市区,准备继续购买一些假药留作证据。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连续去了六七家药店,均发现里面的药架一半都是空的,而且全是正规药品,找不到假药。跟店老板攀谈时,店老板非常警惕,反复问本报记者的身份。于是本报记者意识到,行动已经暴露了。

  事后,一经销商告诉本报记者,药店销售体系“圈子”其实很小,网络非常灵通,有任何消息都会相互告知,以防备“意外情况”.后来在扬州的一次暗访中,本报记者再一次体验到了这种情况。

  生产乱象:戏剧性的第二幕

  5月5日,本报记者陪同成都一家着名的医药企业工作人员,来到江苏扬州某着名动物医院门前。该动物医院曾经被江苏省农委授予“2010年江苏省放心兽药示范单位”称号。

  数日前,该公司惊讶地获知,该动物医院以及江苏许多药店正在销售他们公司生产的一种药品,但该公司其实只拿到了农业部的药品批文,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生产,更没有过任何销售。5月2日,一位业内人士曾专门在这里买了几瓶以留作证据。此外,他们还获知,在东北也有该药品在销售。

  这也意味着,制造假兽药的“李鬼”行动比只拿到批文的“李逵”还快,而且能进入江苏省最有名、最正规的动物医院之一进行销售。

  “从药品制造的水平和销售渠道的成熟度来判断,造假者能耐很大,肯定是兽药行业内非常资深的人士,或者相当有实力的企业。”该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

  该药零售价格每瓶75元,据一位业内人士估计,其生产成本应该不超过5元,十几倍的暴利,令人咋舌。

  本报记者随即陪同制药公司人士进入上述动物医院买药。可能是因为带着眼镜,并不像养鹅场的主顾,开药的医师一边开药,一边满腹狐疑的表情反复问:“你们从哪里来啊?”“搞科研的吗?”“养殖场地址在哪?”等很多问题。勉强应对过关后,药师从电脑里调出该药的记录,打印出药方,便让去交钱。

  5分钟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本报记者与成都制药公司人士交款完毕,到药房领药,却忽然被告知:“我们没有这个药,从来没卖过。”

  此后,二人无奈离开,与几位其他业内人士沿路边走边说。此时,本报记者注意到有一戴墨镜男子骑着电动车,忽远忽近地跟随着。一旦觉察被注意到之后,该男子便立即掉头,沿马路逆行往回走。本报记者立即“反跟踪”,最后看到该男子拐进了前述动物医院。

  “可见他们有多警惕。”同行的一位业内人士对此笑道。

  接下来的几天,意料之中的情况发生了。就像前文曾经描述过的那样,很多药店闻风警觉。成都前来打假的企业,最终无功而返。

  造假容易监管难

  对于兽药造假,江苏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常见的造假者是地下工厂、非法窝点,比较隐蔽,难以根除。

  盐城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及,盐城一年对假兽药的执法行动有上百起。盐城其实是对市场监管比较严格的地区,而假药屡禁不绝的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假药利润巨大。有的是“纯假药”,连牌子都不冒用,什么正规的东西都没有,这种比较少。多数还是正式存在的工厂生产的不合格药品。

  实际上,上述成都制药企业对造假者实力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本报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地下窝点在造假,很多上规模的大厂,也参与了造假,且造假方式花样繁多,举不胜举。

  如上文所述,兽药造假形式之一是夸大主治范围。此外,更严重的是冒用文号。例如冒用化学制药文号私自生产生物制药--相比于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对生产条件要求更高,批文更难获得。

  例如本报记者跟乔松举在盐城大南庄买的药品中,有一瓶“鹅瘟速治”,标识为“江西宇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功能主治”栏目称,“本品主要针对小鹅瘟、鹅副粘两种病毒性疾病有特效。” 主要成分显示为“替米考星,精制卵黄抗体”,批准文号为兽药字(2007)140422192.乔松举指出,凡含有卵黄抗体的,皆是生物制药,文号应该是“兽药生字”,而非“兽药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猪肉 检疫 牲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