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



  2.4 局部感染?
  环丙沙星以其良好的性价比,被开发成各种剂型,除用于全身感染外也用于局部感染,例如,以纱条植入等用于创伤感染;滴眼剂、眼用膜剂等用于眼部感染;滴耳剂、耳用膜剂等用于耳部疾患;软膏剂用于皮肤感染等。局部给药可以避免全身给药的副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全身给药,且安全方便,在临床及生产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2.5 水生动物疾病?
  水生动物在人工养殖后,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因为饲养管理不当,使一些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蒋志伟等 研究发现,环丙沙星可有效控制鲫鱼败血症的暴发。金珊等报道,引起大黄鱼患病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体外对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简纪常等研究表明,引起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发病的创伤弧菌(Vibro vulnificus)体外对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
  2.6 禽类疾病?
  禽类的集约化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一些疾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如一些病原菌血清型较为复杂,使得免疫接种效果不理想,从而使一些传染病一旦发生,便会迅速传播开来,给养殖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环丙沙星抗菌较广,因而被广泛用于禽类一些疾病的治疗。谭超等[研究证明,环丙沙星与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可有效控制鸡霍乱,且疗效优于单用环丙沙星。盘宝进等 研究发现,肉鹅葡萄球菌病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对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抑菌圈达30 mm。?
  3 合理用药?
  近年来,兽医临床以及养殖生产中,抗菌药的滥用已成不争的事实,从而使细菌的耐药性呈愈演愈烈之势,氟喹诺酮类药物不也不例外,其突出表现就是:许多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增大,更有一些敏感菌已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且耐药机制越来越复杂。因此,应该合理使用,延长其临床使用寿命。?
  3.1 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时可起到协同作用,如众所周知的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的联合应用,以及青霉素与链霉素的联合应用等。环丙沙星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目前已进行了很多研究。?
  宫相义等[21]报道环丙沙星与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按1∶1合用,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但笔者认为此结果有些片面,叶启薇等对13种23株病原菌的体外联合抑菌试验表明,环丙沙星与TMP联合应用呈协同作用的仅有20%(4/20),相加作用的为15%(3/20),而65%(13/20)的菌株呈现无关作用。因此,只有在确诊病原菌后方可将环丙沙星与TMP合用,以免造成浪费和耐药菌珠的产生。叶启薇等报道环丙沙星与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联合应用,对禽病常见的4种病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较为复杂。因而在没有做体外药敏试验的前提下,应该对环丙沙星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用持谨慎态度,防止耐药性发生的加剧。?
  环丙沙星与一些抗菌中草药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某些疾病中取得了较单用环丙沙星好的效果。这样既降低了环丙沙星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又减少了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充分显示了中西药结合在防治畜禽传染病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为新兽药的开发和生产低残留动物性食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2 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与其他药物一样,环丙沙星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不良反应,如呕吐、便秘、静脉炎、皮肤反应、光敏反应等。刘晓岩等[24] 研究表明,环丙沙星对幼龄大鼠(21日龄)的膝关节软骨有特异的亲和力,且对膝软骨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因而,在应用环丙沙星治疗动物的感染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利弊,防止对幼龄动物的软骨组织造成损伤;对孕畜、哺(泌)乳期母畜也应谨慎使用,防止对胎儿、幼畜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在乳品中的残留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4 小结?
  近年来,在兽医临床,环丙沙星已被广泛用于畜禽、水产及昆虫(如家蚕、蜜蜂等)的各类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与控制,为畜牧业生产挽回了巨大的损失。但由于其盲目滥用,使得一些敏感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逐年降低;另外,由于生产实践中的一些不规范使用,引起较强不良反应以及中毒的病例也时有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环丙沙星 细菌 奶牛 青霉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