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中药多糖在兽医临床中应用的研究概况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百种多糖从自然界被分离和提纯,多糖不仅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寄生虫等。多糖作为非细胞毒物质,对正常细胞几乎无毒副作用。近十年来中药多糖在兽医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中药多糖对畜禽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在兽医卫生预防措施中,畜禽多种病毒及细菌性疾病的特异性预防占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如畜禽机体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疫苗的保管,运输方式不当和接种方法失误,以及缺乏对疫苗生物活性的严格控制等因素,在畜禽中往往无法建立充分的免疫环境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它能调节机体免疫机能。主要影响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DNA、RNA、蛋白质的合成、抗体的生成、cAMP与cCMP的含量 、补体的生成以及对干扰素的诱生作用等。因此将多糖与疫苗配合使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卡林顿研究室与德克萨斯州AδM大学研究芦荟中提取的乙酰甘露聚糖发现它很容易被免疫细胞摄入,从而大大增强宿主动物对入侵微生物(如病毒)的免疫应答,将乙酰甘露聚糖与鸡马立克疫苗合用,免疫力的产生比仅接种马立克疫苗者提前3天。将乙酰甘露聚糖注射1日龄雏鸡后再以粗粒气雾法对其接种新城疫B1疫苗,结果免疫应答增强。Chinnah (1992)等将芦荟多糖与ND-IBD-IB(鸡新城疫—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苗合用,发现芦荟多糖能显著提高ND抗体的滴度,IBD抗体存留时间显著延长。杨汉春等报道,玉米花粉多糖(PPC)与鸡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疫苗配合使用,免疫后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PPC对 ND和EDS76免疫效果HI值有显著提高(P<0.05)。玉米花粉多糖按50、 100、200 mg剂量分别与猪瘟弱毒细胞冻干苗共同免疫猪,于免疫后140 d,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21天达到高峰,且3个多糖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屈洪岩等研究表明,玉米花粉多糖分别按每只10、 5 mg两个剂量组胸肌注射7日龄伊莎雏鸡,同时新城疫克隆弱毒疫苗皮下注射,在首免后3、5、10、15天时, 二免后5、20、45、60、75天时,两个剂量组HI抗体效价的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张世军等将苜蓿多糖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合用,免疫后10 d、20 d和30 d,免疫抗体抑制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谢春芳等报道,云芝多糖与新城疫Lasota苗、法氏囊弱毒疫苗配合使用, 免疫后28天新城疫疫苗在免疫接种后抗体滴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3个滴度,对法氏囊疫苗 ,试验组鸡在免疫后7天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13?6%。蛋雏鸡于7日龄开始注射黄芪多糖 ,每隔20天注射1次,注射剂量为2 ml/kg,产蛋后,为避免应激反应,影响产蛋,改为饮水服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剂量为注射量的2倍,可大大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对产蛋率、雏鸡增重无影响,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李宏全等报道,将黄芪多糖(APS)分别按0、2.5、5.0、10.0 mg/只,以点眼、滴鼻,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的不同方式,分别与鸡NDI系、NDIV系、ND油乳剂苗和IBD冻干苗同时接种于4组健康非免疫雏鸡,各APS组血清ND、IB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其中以APS 5.0 mg/只组的抗体效价最高。孙月平等将黄芪多糖和环磷酰胺与新城疫弱毒苗、新城疫油乳剂苗配合应用于雏鸡,试验后4、8、18、28、38 d,环磷酰胺能使新城疫HI抗体水平下降,黄芪多糖能使其上升,两者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黄芪多糖并能使环磷酰胺的这种作用逆转。刘永庆等通过 对1~50日龄的海兰白雏鸡持续添加3%的虾健多糖添加剂,结果显示,50日龄时其血清抗IBD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增高,抗ND抗体滴度虽有增高,但差异不显著。实施常规ND免疫,酵母多糖(YPS)的摄入可显著提高HI抗体滴度,YPS投给方式对HI滴度的提高无明显影响, 通过饮 水摄入YPS剂量为150 mg/kg和300 mg/kg的滴度相当, YPS自由饮服与肌注同时给药也未观察到叠加效应。 程富胜等研究表明, 应用8301多糖配合鸡马立克疫苗给1日龄试验鸡, 免疫后96日龄, 8301多糖肌注组在稀释度1∶1和1∶2时血清抗体效价为强阳性和阳性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病毒 黄芪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