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家禽常见中毒病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重视疾病防治和提高饲养水平的同时,由于对饲料、添加剂或药物选择不慎或使用不当常导致家禽发生中毒病。家禽中毒病虽有别于传染性疾病,但往往给养禽业尤其是集约化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其除引起禽类大批死亡外,因慢性蓄积性中毒还会导致家禽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缓慢,生产性能或产蛋率下降,这些都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喹乙醇中毒 喹乙醇是十几年来在我国畜禽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抗菌、促生长性化学药物,但家禽对喹乙醇很敏感,临诊上有关鸡、鸭等发生中毒事例很多。
  1、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
  中毒鸡精神沉郁,厌食,流涎,排黄绿色稀粪,冠及肉髯发绀,行走摇晃或瘫卧,有时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产蛋鸡中毒后产蛋下降。剖检可见消化道尤其在十二指肠呈弥漫性出血、充血,肝肿大、易脆,胆囊充盈,心冠脂肪及心外膜有出血点,泄殖腔严重出血。
  2、中毒原因及防治
  (1)对喹乙醇的药理学知道认识少:喹乙醇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时治疗量为内服20-30毫克/千克,每天一次,连用3天。预防量为每吨饲料添加25 -35克,连用一周。盲目增大剂量或使用时间过长常引起中毒。
  (2)使用不当:喹乙醇使用剂量较小,当作饲料添加剂应用时必须用量计算准确、彻底混合均匀。该药在水中几乎不溶,但有些养禽者为图方便,使喹乙醇饮水投药时,部分药物沉积水底导致部分鸡中毒。此外同时使用几种含有喹乙醇成分的药物(特别是某些中西复方制剂),或与含喹乙醇的饲料同用,也极易造成重复用药而中毒。
  (3)防治:目前无特效解毒药物。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可疑饲料、饮水或药物,适当增加5%葡萄糖水和服用维生素C有一定效果。但关键在于预防。
  呋喃唑酮中毒 呋喃唑酮属呋喃类的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防治鸡白痢杆菌病、禽伤寒、鸡球虫病等。家禽对该药敏感性较高,尤其是幼禽,剂量稍大即可中毒。
  1、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
  中毒禽精神沉郁,采食减少,饮水稍增加,排黄色水样稀粪,部分兴奋、鸣叫,摇头震颤,稍后卧地抽搐而死。剖检可见消化道内黄色泡沫及液体,肠粘膜充血、出血、变黄。
2、中毒原因及防治
  (1)原因:剂量过大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家禽正常治疗剂量为内服10-12毫克/千克或按0.02%-0.04%拌料,连用3-5天。预防量为0.01%-0.02%拌料连用5-7天。剂量增大如达到0.06%拌料连用7天以上时或拌料不均匀即可能引起中毒。呋喃唑酮难溶于水,若通过饮水给药时亦可能引起部分禽只中毒。
  (2)防治:目前无特效解毒药。发生中毒后立即停喂可疑饲料或药物,通过饮水给予5%葡萄糖或投服维生素C,并适当用多种维生素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聚醚类抗生素中毒 聚醚类抗生素又称离子载体抗生素,临诊用作抗球虫药,其中对家禽较敏感、常引起中毒的有马杜霉素、牧宁菌素、盐霉素等,以马杜霉素中毒最普遍。
  1、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
  马杜霉素中毒轻则食欲减少,沉郁,互相啄羽,较严重时呈神经症状,行走摇摆,脚软,伏地或侧卧,两腿后伸,少数鸡兴奋转圈,排出黄色或绿色水样粪便,消瘦脱水至死亡。剖检肝脏肿大、质脆、出血斑点,心脏有灰白点或出血点、出血斑,肠道粘膜肿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严重。
  2、中毒原因及防治
  (1)用量过大、使用不当:马杜霉素推荐使用剂量为每吨饲料添加5克(即5×10-6)。据报道,用量达到7×10-6时鸡群即出现生长停止或少量中毒症状;达9×10-6时可引起明显中毒。对于如此低的使用量,在拌料给药时必须混合均匀,但这在一般养禽场较难达到其混合要求,混合时使用颗粒饲料亦无法均匀分布,宜采用粉料配药。盐霉素在用作预防球虫病时推荐剂量为每吨饲料添加50-70克,也必须与饲料充分混匀,不宜作为治疗药物加倍使用。
  (2)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产生中毒:聚醚类抗生素不能与某些抗生素和某些磺胺药联合使用。例如盐霉素、甲基盐霉素、牧宁菌素不能与红霉素、氯霉素、泰妙菌素以及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口恶啉、磺胺氯哒嗪合用。马杜霉素与泰妙菌素合用即使在常量下也可引起中毒。因此该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谨慎。
  (3)同类药物重复应用:市场上聚醚类抗生素较多,常以不同商品名出现,如含马杜霉素药物常用商品名有:"杀球王"、"加福"、"杜球"、"抗球王"等,一次同时使用多种聚醚类抗生素,甚至同一药物多种制剂同时使用均极易因剂量过大而发生中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剂量 喹乙醇 食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