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罗非鱼养殖技术

南方地区大规格奥尼罗非鱼池塘养殖技术




    2.池水调控 罗非鱼耐低溶解氧,适应性广,但保持水质良好则有利于鱼体的生长,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提高饲料利用率。鱼种投放前和投放后每隔20天左右检测池水的透明度、pH、溶解氧、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总硬度等水质指标,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水色、池水变化情况以及鱼体摄食、生长情况,采用综合措施调控池塘水质。在投喂饲料前和鱼体摄食过程中开启向投喂点冲水的潜水泵,每天添加新水,池水增加到2.5m以后,每隔15天~20天(高温季节10天~15天)换水10%~20%,养殖中后期每隔15天~20天换水20%~40%;根据池水的肥瘦情况适当追肥;奥尼罗非鱼体重0.9kg以内阶段只在上午投喂,尽量减少残饵,并且促使鱼体摄食浮游生物;池水偏酸时,施用生石灰调节;每5亩池塘需配备1台功率2.2kW的增氧机,叶轮式和水车式增氧机合理搭配,叶轮式增氧机安装在较深的水域,水车式增氧机安装在较浅的水域,使池水能充分流动;养殖前期的每天中午及凌晨开增氧机2小时~4小时,养殖中后期、水质差和天气不佳时增加开机时间,每天开机4小时~10小时;池水过浓、有机质过多时,增加换水量或施用微生物制剂,以净化水质。养殖过程中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水色为茶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为25cm~40cm,池水溶解氧在4mg/L以上。

    3.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色、水质和鱼体活动情况,观察是否浮头或有浮头预兆;高温时期,坚持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小时~2小时,夜间、阴雨天或天气突变的情况注意开动增氧机;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投喂1小时~2小时后,检查鱼体摄食情况;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根据检查的情况,合理调整管理措施。做好养殖日志、池塘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等各项记录。

    4.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鱼种入池前,严格进行检疫和药物消毒。投喂优质饲料,不过量投喂。施用生石灰、沸石粉调节水质,用微剂生物制剂净化水质,严防pH、氨态氮过高,保持水质良好、稳定,使鱼体健壮可增强抗病能力。鱼种下塘半个月后,每隔2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水体,轮流使用,以减少池水中的致病细菌,漂白粉用量1g/立方米~2g/立方米(28%有效氯),生石灰用量7.5kg/亩~10kg/亩。高温季节减少投喂量,提高水位,防止池水过肥,并适当增加增氧机的开机时间,防止浮头。定期投喂药饵,按每千克体重每日在饲料添加5g大蒜头或0.47g大蒜素,连用6天,同时加入适量食盐。渔药使用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行用药处方制度,科学用药,填写好《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并存档;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照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死鱼应及时捞出,并埋入土中;在有病鱼的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消毒方法按苗种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时间可增加;有病鱼的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五、食用鱼收获

    体重0.2kg~0.4kg的大规格鱼种在食用鱼饲养池饲养约3个月~4个月,平均体重达到0.8kg以上,即可收获。食用鱼的外观要求体态匀称、无畸形、鳞片紧密、不得有鱼病症状、具有固有体色和光泽,鱼体游动正常。鲜鱼的感观、质量应符合NY5053(无公害食品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的规定。

    六、养殖技术的关键点

    1.选用良种是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的基础。

    2.投喂优质配合颗粒饲料是养殖大规格奥尼罗非鱼的关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溶解氧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