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育苗技术

鲇鱼人工繁育技术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场地与设施

    试验采用原有的鲤鲫鱼及四大家鱼人工繁育的产卵池和孵化池。鱼巢以棕榈树皮经过蒸煮消毒后用竹竿或绳索串成串,悬挂于产卵池中上层,池底铺满棕榈树皮。

    2.亲鱼来源与培育

    亲鱼主要从大连市碧流河水库野生鱼种中收集,进行池塘集中强化培育。亲鱼培育投喂淡水杂鱼及河蚌肉。雄鱼平均体重为500克/尾,雌鱼为750克/尾。日投饵两次,晚间用灯光诱食。日投饵量2%~5%。

    3.亲鱼雌雄鉴别及搭配比例

    雌雄亲鱼通过尾鳍叉来区别,雌鱼尾叉浅,不明显,而雄鱼尾叉较深,明显。雌雄鱼配组比例是(2.2~2.1)∶1。
    4.催产药物及其剂量

    催产剂使用SGnRH-A(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和DOM(马来酸地欧酮)组合,剂量为8微克+8毫克/千克体重,采取一次注射。

    二、试验结果

    1.注射与效应时间

    注射采用背鳍后基部注射法,针头朝向头部,与身体成45度进针,进针深度为1.5厘米左右,缓慢将药物推进。为了方便注射,亲鱼用透明塑料袋装载。效应时间与水温、亲鱼的成熟度、水流、催产药物种类和注射剂量有密切关系。发情和产卵的适宜水温为18~30℃,但以24~25℃为佳。从开始发情到产卵的时间较长,约为2~5小时,但随着水温的升高而缩短。冲水对亲鱼的发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对那些成熟度较差的亲鱼,适当加大冲水量可获得明显的效果。通常从亲鱼入催产池起就一直保持微流水状态,在发情前1~2小时加大水流量。发情时雄鱼用身体缠绕雌鱼的腹部,相互挤压从而产卵与排精。

    2.孵化

    待产卵全部结束后,将鱼巢及卵彻底消毒后移放到孵化环道中孵化,环道中保持微流水,底部铺上棕榈树皮片,使脱落的卵不致于密集而窒息死亡。鱼苗孵化破膜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在水温17~23℃,破膜时间为72~80小时;水温24~26℃,破膜时间为44~50小时;水温27~30℃,破膜时间为24~40小时。刚破膜的鱼苗呈乳白色,全长0.5~0.6厘米,腹部有一个硕大的卵黄囊,鱼苗一般都聚集在鱼巢周围。以后体表色素逐渐沉积,3~4小时后呈现灰黑色,卵黄囊随后基本消失,可摆尾平游,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下塘。

    3.结果

    此次人工繁育共催产409组,催产率为69.4%,平均每组产卵量为11200粒,获总卵量为318万粒,受精率为61.3%,孵化率为43.1%,孵出鱼苗84万尾。

    三、问题与讨论

    1.亲鱼培育期间营养问题

    在亲鱼培育过程中,饲料的营养是否能满足性腺发育十分重要。本试验采用的是投喂死鱼的方法,此方法有许多缺点,首先部分食料不能被利用,腐烂之后污染水质,严重影响了池中亲鱼的正常生活;其次经常性投喂单一饵料,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易出现腐皮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2.亲鱼雌雄分养和配组问题

    雌雄鱼应分池培养,尤其是水温上升到15℃后分池就更加有必要了,在繁殖季节,配组应严格掌握亲鱼成熟度。本试验采用了群体繁殖方式,部分尚未充分成熟的亲鱼也被催产,从而影响了总的产卵量。

    3.亲鱼产卵量问题

    试验中共获卵318万粒,平均每组产卵11200粒,虽然从总体上说比较高,但在催产中发现了一些大个体雌鱼产空的不多,说明大个体较一些小个体成熟度差;其次,雌雄个体大小悬殊,雄鱼大小不齐,小个体较多,追逐强度和缠挤雌鱼腹部的能力都较弱,影响雌鱼发情;再者,药物的注射剂量应根据亲鱼的体重准确掌握,如果注射剂量低,就会造成亲鱼产卵和排精不同步,出现受精率低的现象。

    4.亲鱼的选留问题

    在试验中所用的亲鱼大多数为2~3冬龄(雌鱼体重为0.75~1.00千克/尾,雄鱼为0.30~0.75千克/尾)。碧流河水库鱼种场以往选留亲鱼的做法是催产之后绝大部分放回原池进行再培育,这样虽然可避免因为亲鱼年龄过低,初产雌鱼产卵量一般较低的问题,但由于长期培育造成了皮肤病和肝病等疾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剂量 棕榈 饲料 鲫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