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病害也日趋增多,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的效益及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蟹病的发生,应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减少或避免疾病的蔓延,保证河蟹养殖的高产、稳产。
一、改善养殖环境
1.理化方法
(1)清除池塘过多淤泥,排干池水后对池底翻耕,曝日西。
(2)蟹苗放养前1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彻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体。
(3)定期加注新水或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水位应控制“前期浅,中期深,后期稳”。
(4)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体的pH值及水中钙离子浓度。
(5)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防止有毒物质超标。
2.生态方法
(1)蟹苗放养前,浅水种植伊乐藻、水花生等,种植后施有机肥,促进水草的生长。
(2)种草后,在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保持后期充足的活体饵料。
3.生物方法
(1)高温季节经常性泼洒光合细菌,去除池底的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改良水质及底质。
(2)合理套养鲢、鳙、青虾等,充分利用人工饲料及天然饵料,防止水质老化。
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1.合理的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技术水平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密度过大,疾病传播的机会就大,容易发生流行病。同时,高密度饵料量增多,排泄物、残饵积累,易导致底质的污染及病原体的滋生。适宜的放养密度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使蟹体质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2.合理的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根据蟹的生长情况、残饵量、水环境、温度及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保证饵料的利用率,池中还须适量施肥,以繁殖天然饵料。人工饲料要选择营养全面、不变质、水中稳定性好的适口饲料。
3.加强日常管理坚持1天至少3次巡塘,观察河蟹的蜕壳、摄食、活动情况,观察水质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三、药物预防,消灭病原体
1.苗种消毒苗种下池前对蟹苗进行全面镜检,针对不同的病原种类,选择适当的药物消毒处理。常采用10-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浸泡10-15分钟,或200克/立方米的聚维酮碘浸泡20-30分钟等,浸泡时还要根据蟹苗的大小、气候、温度等灵活掌握时间及剂量。
2.水体消毒蟹病流行季节,定期消灭及控制水体、蟹体上的病原菌。一般用20-3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或0.3-0.5克/立方米的强氯精或0.3―0.5克/立方米的碘溶液全池泼洒。
3.鲜活饵料消毒河蟹养殖后期,养殖户为了增加蟹的肥度,大量投喂鲜活饵料。投喂前应注意用清水冲掉组织液,再用药物浸泡20分钟。一般可选用300克/立方米的甲醛或1克/立方米的强氯精等。
4.药饵蟹病流行季节前,掌握发病规律适时用药物拌饲投喂并添加维生素C,增强蟹体的抗病能力。常用拌饲料的药物有土霉素、氟哌酸、磺胺类药物等,尽量多用中草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xie/4/2009-06-30/3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