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蟹技术 >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怎样倒池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即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人另一个池中,使得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的改善。河蟹育苗由于育苗时间长,开食早,投喂量大,池水极易污染变质。又由于幼体每期变态历时较长,自净能力弱,幼体也容易生病。因此,及时把握倒池机会,合理运用倒池技术,是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蟹苗质量的关键。

  1.如何掌握倒池时机

  倒池虽然是一项较有效的技术,但倒池过程中幼体会有损失,且倒池的工作量较大,不宜过于频繁。但如果在必须倒池时不进行这项工作,则会造成整池覆没,损失更大。因此,及时判断和掌握倒池时机是关键。归纳起来,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必须倒池。

  1.1当蚤状幼体发育至Ⅴ期时: 由于Ⅴ期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过程中,体形变化大,蜕变时间长,游泳能力几乎丧失,幼体极易下沉。而此时池底污物堆积较多,形成有害底层,通常导致幼体大量死亡。因此,当蚤状幼体基本变态为Ⅴ期的第二天晚上进行倒池工作,此时幼体相对“老”一点,适应性强,趋光性好,倒池成功率大。

  1.2当发生聚缩虫病时: 聚缩虫病严重时用孔雀石绿等药物加以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孔雀石绿是一种染料,对细胞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很强。因此,用药后水体中的徽生物,特别是单细胞生物被大量杀灭,尤其是池底的菌膜常被破坏,大量有害物质放散,而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不稳,极易导致水质恶化。一般在用药的第二天,水就迅速变清,水质难以控制,常规换水往往不能见效,此时易造成幼体大量死亡。因此,在孔雀石绿等染料类药物用药后的第二天。宜迅速倒池。

  1.3当出现“泛池”时: 河蟹育苗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水质突然变坏时,常会发生“泛池”现象。因此,每隔二个小时:要对各个池口检查一遍,如发现大量白色或黑色粘结物泛起或水质突然恶化时,即可判为“泛池”。此时一方面要立即使用0.2―0.5ppm的高锰酸钾(或其它氧化剂、增氧剂)缓解一下,一方面立即着手倒池。

  1.4当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时: 在河蟹育苗中,有时会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取样检查经常发现死苗个体,可以在诊断出原因前立刻进行倒池来实施“急救”,以免在确诊过程中造成大量死亡。在生产实践中,此项措施往往具有良好效果。

  1.5当出现缺氧状态时: 虽然河蟹育苗是在不断充气的状态下进行的,但仍会经常发生缺氧情况,在育苗的中后期,溶氧往往会在4毫克/升以下,这往往不被人们注意。从表征上看,池水水质变得混浊暗淡,缺少亮质和生机;取样观察,幼体缺乏活力。此时,通常换水难以彻底改观,宜尽快倒池。

  1.6 当密度过大时: 河蟹育苗幼体密度过大时,变态时间会延长,变态率减低或不同步,导致单位水体出苗量下降,甚至整池绝收。因此,当河蟹幼体发育至蚤 Ⅲ时密度仍在40万尾/米3以上,至蚤Ⅴ时密度达25万尾/米3以上,应结合倒池进行分池,控制蚤Ⅳ密度在20万尾/米3左右,蚤Ⅴ密度l0―15万尾/米3为宜。

  2.如何倒池

  倒池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灯诱法、溢水法和放水法.在育苗布池阶段就应该考虑以后的倒池尽可能在相邻两池间进行。育苗池最好一室两排,利用预热水池作周转池,每五池左右设一周转池,或从中间向两边作两分法倒池,或作循环周转式倒池,并利用几个高密度池在蚤 Ⅴ阶段将所有池子布满。这样运作有助于减小工作量,提高倒池效率和出苗量。

  2.1灯诱法 

  一般在相邻两池间来用。倒池正常安排在Ⅲ.Ⅳ.Ⅴ蚤状幼体变态后的第二天进行.将准备移入的池子洗刷干净并消毒,加入过滤后的新水,保持平均水位30―40厘米,水位最低处不少于10厘米。调试盐度与准备移出的池子相同,盐度差控制在2‰以内。调好盐度后开始加温,两池温度应尽可能接近,相差不宜超过l℃。在移出池上接一只1000―2000瓦的碘钨灯,灯头距水面30厘米左右。减小充气量,照亮5分钟后,即用虹吸管齐始吸苗(注意虹吸管一头不能触及移出池的池底,以免泛底造成损失;另一头要平放在移人池的池底,以免水流直冲池底造成幼体损伤)。当灯光下没有成群蟹苗后,可停气两分钟,以便蟹苗聚集后再行充气。停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蟹苗会集中下沉,造成损失。如此往复,直至两池水面基本相平。用此法一般可移出95%以上的蟹苗,余下部分可通过放水收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育苗 取样 出苗 成活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