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黄鳝养殖技术 > 饲养管理

黄鳝的养殖模式与事项




    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既产稻谷又产鱼,是农民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稻田的选择及要求

    饲养黄鳝稻田应选择保水性能好,地势低洼,进排水方便的田块。

    一是加高加固田埂,达到不渗水漏水;二是在田块四周内外挖一套围沟,其宽5m,深1m,另在田块中间开挖“+”或“井”字型小沟,宽50 cm,深30cm,并与四周环沟相通;三是搞好进排水系统,并在进排水口处安装坚固的拦鱼设施,以防逃鱼。

    投放种苗

    时间集中在4月中下旬一次性放足,鱼种放养时用3%- 4%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以防表皮擦伤,并杀灭水霉菌及体表寄生虫。

    饲养管理

    一是搞好饲料的投喂,黄鳝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其捕食稻田中天然饵料的同时,视吃食情况,适当投喂猪血、小鱼虾等饲料,以满足其吃食生长的需要;二是搞好水质管理,稻田水位正常保持10cm左右,定期加注新水,前期一般3一5天加注新水一次,伏暑天每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进水增加水深3一5 cm,以防缺氧;三是定期防病治病,每半月一次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泼洒四周环沟,并定期使用痢特灵或鱼血散等内服药拌饲投喂,以防肠炎等病。

    取捕及越冬

    投放规格尾重为50克左右的鳝鱼苗种,经5个多月的饲养管理,其规格一般尾重可达 150克左右,大的可达200克以上。取捕方法比较简便,前期可用竹篾编织的黄鳝笼,内放蚯蚓等饵料诱捕,傍晚放笼,第二天清早便可收笼取鱼。入冬后黄鳝有潜伏洞穴和浅水淤泥或水草中的习惯,如要取之,则先清除水草,然后加大水位,引黄鳝出洞,再放干田水捕捉之。如存田越冬,则使一周环沟保持一定水深或湿度,或在士层表面加盖一层软草,则可安全越冬。

    控制性别

    控制鱼类性别是提高产量一个有效方法。一般利用性激素就能诱导黄鳝的性别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用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处理黄鳝鱼苗,可获得99%以上的雄性鱼。经过处理后的鱼类因性别单一,密度固定,不仅生长快,而且成本低,一般可增产30%左右。

    控制性别的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多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但在国内该技术仅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上,生产上尚无有关的报道,并且国家相应的标准尚未完善。

    注意事项

    1、苗种的选择: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肌肉肥厚,体表无寄生虫、体色为鲜黄色的鳝种。对于体表发白、破皮、断尾、口及鳃骨处有伤痕者,均不宜放养。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黄鳝池经消毒注水后,待水温到15℃以上时即可投放鳝种。放养前,应先将鳝种用10ppm的漂白粉或3%―4%的食盐水浸洗15――20分钟,杀灭其体表病原体。

    3、疾病防治:(1)“感冒”病。由于注入新水时与原来的水温差过大所致。只要调好水温,使之稳定,就可防治本病。(2)毛细线虫病。寄生于鳝鱼体内,使鱼消瘦死亡,并伴有水肿、肛门红肿。每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6天,即可。(3)梅花斑病。鳝体多处有黄豆大小的梅花斑状溃烂点。(4)黄鳝网箱养殖因密度较大,当饲料投放不足时会相互咬伤而使感染霉菌,在体表生长“白毛”,病鱼食欲不振而死亡。治疗方法是用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泼洒。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不但可避免这一现象,即使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鳝种规格差异较大时,也不会发生相互残食现象。(5)网箱养殖中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喂变质的饲料,网箱中部分剩余的腐烂发臭的饲料应及时清除,否则易引发肠炎病。治疗方法可用磺胺类、呋喃类或大蒜内服。饲料投放前应洗净并经200ppm高锰酸钾浸洗3分钟,再用清水淋洗后方可投喂。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需达到45%以上,且以蛆蚓浆为诱铒并经驯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6)鳝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擦伤,以防细菌侵入发生赤皮病,症状为体表出血、发炎,以腹部和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需内用药和外用药消毒结合治疗。预防方法:鳝种放养时严格消毒,具体方法是100kg水中加50ml水产苗种消毒剂浸洗30分钟,或用8%含碘盐水浸洗10分钟,然后放人清水中暂养1小时,再经清水洗一遍后即可放入箱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鳝 饲料 网箱养殖 鱼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