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塘消毒 安置网箱前,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清塘后晒塘。一个月后插箱,网箱口与水面持平,培草。下苗前10天,用鱼虫杀星100毫升/亩杀死蚂蟥。2天后用克毒王或21高效消毒剂全塘消毒。如果水草生长缓慢,可适当施用B型肽肥或叶面肥,以加速水草生长,让黄鳝进箱后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四)鳝种的选择和放养,常规收放鳝种的时间为7月上旬,近两年实际生产过程一般选择三个时段收放苗种。3月下旬至5月中旬,选购10~30克的苗种作为当年鳝种;7月上旬,选购30~60克的苗种作为当年鳝种;7~9月,收购规格不等的苗种,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培肥,越冬后作为次年鳝种,避免第二年因盲目抢苗带来风险。
1、选种:目前黄鳝的规模化人工繁殖还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养殖用的鳝种绝大部分仍然来源于天然水域中苗种。天然苗种的捕捞方式多种多样,笼捕鳝苗最适合人工养殖。
从体色差异而言,可供养殖的鳝种有三类:①体色黄伴有褐色大斑点的鳝种;②体色暗黄伴有小斑点或无斑点的鳝种;③体色青或灰色斑点的鳝种。其中,前2类鳝种的生长速度快,增重率大,可供养殖选种。
选苗方法分为2步:①将鳝苗倒入装有半箱水的箱内,加水至箱体的八成高,体质差的鳝苗会不断上浮或干脆将头伸出水面,头不下沉,鳃部膨大发红,则剔除。换部分水,加少量威力碘黄鳝浸泡液,体质差的苗种向一边"跑峰",则剔除。②肉眼观察,发现腹甜有明显红斑、头部尾部发白、肛门红肿充血、手抓无力挣扎、口腔有血的鳝苗,则剔除。
2、放养:在选购点将鳝种分级装箱后运输。每箱苗种数量根据路途远近和箱的大小来确定。选用适温的池塘水加入箱中,使水刚过苗种表面较适宜,以免因温差引起鳝鱼不适。在运输途中,箱内可加入少量泥鳅和适量青霉素。由于长途运输时箱内苗种的密度大,运输时间长,鳝苗大量分泌粘液、排泄粪便等原因,鳝苗运到养殖场后,必须换水。准备好几个塑料箱,调节水温后将运回的苗种在原箱内换水2~3次,然后倒入含有消毒液(20毫升左右的威力碘)的塑料箱中。浸泡10~15分钟后放入网箱。放苗后的第2天,用鳝净或威力碘浸泡液全箱遍洒,第3~4天用 21高效消毒剂遍洒。
鳝种的放养密度直接影响养鳝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3月下旬至5月中旬放苗时,每平方米网箱放养250~500克苗种;7月上旬放苗时,每平方米网箱放养500~750克苗种;8~9月放苗时,每平方米网箱放养1公斤左右的苗种。
(五)日常管理
1、水质病害管理 "养鱼先养水",水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黄鳝的摄食、生长及疾病的发生。黄鳝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是肥、活、嫩、爽,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应坚持每天清除残饵,保证食台干净。由于鳝种在网箱内生活,随着鱼体的生长,投喂量增加。排泄物、食物残屑增多,水质极易恶化。特别是养殖一段时间后,由于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网眼已被堵塞,使箱内外水体的交换量减少,易引起箱内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从而导致黄鳝发生肠炎病、上草和出血病。因此,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水温、天气;饲料来源和摄食情况,定期注入新水或交换新水,每次的换水量一般为整个养殖水体的1/3;水源条件好的养殖场,可以2~3天换水一次,且应在远离养殖网箱的地方加注新水,以免换水量过大或正对网箱注水使黄鳝产生应激反应,减少摄食量而影响生长。
黄鳝养殖过程中,对水质及病害的管理视具体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越冬后管理 3月份随着水温升高,黄鳝开口摄食。网箱在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箱壁附着大量藻类;网眼部分被堵塞,残损的水花生叶、茎沉入箱底腐烂以及黄鳝排泄物等因素导致网箱内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偏高,黄鳝出现上草、体表发红、口腔出血等症状,甚至出现大量死亡。处理方法为:第1天,箱内外遍洒水质保护解毒剂;第2天,遍洒21高效消毒剂,内服肝肠宝和消炎抗菌灵,可有效防止黄鳝大量死亡。
第二、7月中旬苗种的管理 由于网箱养殖鳝种的来源、体质、水体的温差和养殖环境条件不同,都会影响鳝苗的存活率。进箱后,病鳝的主要表现出上草、体表充血、头尾发白、口腔糜烂出血、肛门红肿等症状,如果处理不当,7~10天内鳝种太量死亡。建议处理方法:鳝种进箱后的第二天,用鳝净消毒;第三、四天,用21高效消毒剂消毒。用药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量,以免用药量偏大影响后期驯食时黄鳝正常开口。一般情况下,黄鳝在箱内两个星期后生活趋于正常,定期用21高效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和箱内消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shan/1/2008-12-12/3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