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中国种业地位昭然 变革在即 _种子市场


对改革受益者—— 种子企业而言,不同企业对新政态度也不一。已发育壮大的企业拍手称好,而那些尚处在发育初期或小打小闹的企业却患上了“抑郁症”,9月25日实施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直接决定其生死。

中信证券研究部农林牧渔及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毛长青分析,这些达不到政策设定门槛的中小企业,将有三种归宿选择:找大企业合作;几个小工企业加一起,攒一个“大企业”;退出市场。“我们预计,多数中小型种子公司,会选择第一种归宿,主动找大企业合作的概率较大。”

    “被迫淘汰的将只是那些在竞争中行为不规范,谋取不当利益和在市场经济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公司。”张世煌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没有自己特色, 又不愿意转型,只有死路一条,其实小公司可以同大企业合作或者以各种方式整合资源,“所有的企业都有适当的出路,关键看怎么改变自己。”

     新政出台后,佟屏亚认为全国种业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不同利益集团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和愿望,积极行动起来。他注意到已出现的现象有,一是央企老板急兼并,中粮、中储粮、中化、中农资等央企老板,试图以资本兼并、收购、控股、联合等方式进入种业,建成种业“龙头老大”。二是上市公司抢品种,有一家科研单位玉米品种还未审定,就有3家上市公司抢购品种经销。三是规模大的企业不一定有好品种, 规模小企业可能有优质资源, 促使“ 育繁推一体化” 企业重新定位、合理转型、配置资源; 四是中小公司忙联合,有社会背景, 有营销地盘, 刚购买品种经销权的地方公司,拟组织4-6 家资产5 0 0 万元的公司联合( 注意不是整合) 起来, 先进入注册“ 门槛” ,再见机行事。

    然而, 据中国种子协会统计,有2386 家公司经营许可证在2012年9月25日到期,占经营许可证发放总量的34.9%。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已到期或在半年内即将到期的企业已在2011年9 月25日提交更换许可证申请,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许可证可持续两三年,甚至四五年。有业内人士认为,种子企业数量在短时间不会减少,无序竞争的局面将难以快速改变。

    但随着种子市场执法力度加强,品种侵权查罚趋严,从长远来看,毛长青认为,龙头企业有望成为行业整合主体,而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的整合能力也较强,“谁的整合速度越快,获得的有效并购标的越多,就能获取即将形成的新市场竞争格局下的先发优势。”

     张世煌认为,要扭转科研人员对新的育种模式看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需要忍耐,“或许要等到一大批老专家退休后,观念才能转变过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重复 玉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