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种业的关注,正在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5月6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大型种业企业、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此次会议的中信证券[12.520.72%股吧]农林牧渔业首席分析师毛长青,用“朝圣者”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这是种业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规格高、力度大”。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我国种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快农作物种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要着眼于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加快制定发展规划,着力提高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水平。
而一个月前,4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已全文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将大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5月6日的这次会议,主要就是在《意见》出台后,统一思想,部署任务。”毛长青说。据悉,由农业部方面制定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也即将推出。
在毛长青看来,无论是《意见》、会议还是《规划》,还是未来将要推出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这场正在掀起的种业风暴,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造国内种业航母,提高其竞争力,保障种子安全。“种子安全的背后,就是粮食安全。”
有“杂交水稻龙头企业”之称的隆平高科[26.69-3.54%股吧](000998.SZ),正是此次种业改革的支持者之一。
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剑告诉记者,自2009年开始,就有相关部门人士多次到企业,就种业新政的制定进行调研。当时,隆平高科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意见。一方面,希望改变目前种业“太多、太小、太杂乱”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让企业能够更多地投入到研发之中。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持证种子企业8700多家,注册资本在3000万以上的仅有200多家,实现繁育推一体化、经营范围覆盖全国的企业不到100家。种业前10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有约13%。
数据还显示,在这8700多家种子企业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只有100多家,即使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投入不足,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约3%。相比之下,国际种业巨头一般把销售收入的6%-15%用作科研经费,平均比率约为11%。
彭光剑认为,正是因为行业公司众多,竞争都以价格战为主,利润低下,导致企业研发不足,“该做的(研发)做不出来!”
“像先锋、孟山都,一年的研发资金有10亿美金,我们国内公司一年能有几千万人民币,就很不容易啦!”彭光剑称,“这样一来,企业对于种子质量等的控制就很难到位,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不好的种子种在地里,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目前,国内种业的研发,多由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毛长青曾在一份种业报告中提到,过去10年,我国有大约80%左右的新品种来源于科研单位,但育种与推广的脱节,使得我国的品种审定效率不足1%。2000-2008年,全国共审定3200多个玉米品种,其中大约十分之一的品种能够商业开发,且竞争力很弱。而在美国,80%的新品种来自于企业研发。
而此次《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商业化育种工作交付企业,而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院所及高校,则将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的研究。“这是根本上的体制转换,这个方向很正确!”彭光剑说。
在郑州新支点农业咨询公司负责人李鑫看来,种子经营门槛过低,也造成假劣种子、套牌侵权行为案件不断发生。李鑫邮轮肿拥奈üぷ饕丫7年,其代理的案子“数不胜数”:“不应该出现这么多公司,因为好的品种没那么多,所以只有造假侵权。”而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大企业的发展。
隆平高科总裁刘石曾专门在一篇名为《“龙头企业”的尴尬》的文章中调侃说,中国种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其它行业财大气粗的“带头大哥”们相比,显得十分寒酸,既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又没有垄断资源的优势,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封邑”,还没有原始积累。
“说得直白些,有的时候他们更像是‘流寇’,能得到今天的徒有虚名的地位,靠的远逝的政策的‘余热’,靠有限的实力的打拼,靠过人的胆略的豪赌。”刘石称,“由于中国种业产业结构性、产业政策以及行业的潜规则问题,中国种业的所谓‘龙头企业’在很多时候更像任人摆布的弱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zz/2011-5-27/zz_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