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类的增加和保护地面积的增加,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寄主及良好的生存和越冬条件,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程度不断加重,情况越来越复杂。
当前常发的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等,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美洲斑潜蝇等,一些生理性病害和杂草也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根据近年来病虫发生面积和造成损失分析,蔬菜病虫的发生为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美洲斑潜绳、夜蛾科害虫、土传病害、病毒病、细菌性和生理性病害等新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且难于防治;(2)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及小菜蛾、螨类等长年为害的老病虫发生面积大,且抗性加强,造成损失仍很严重;(3)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8年虫害和病害发生面积分别是1990年的4.7倍和3.5倍,每年虫害发生的面积均大于病害,但是病害造成的损失均大于虫害造成的损失,因此病害是制约蔬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4)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为病虫的越冬提供了条件,使高湿、低温病害和小虫类虫害发展快,流行频率高,抗性产生快,为害严重。
2、蔬菜病虫害防治情况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1990-1998年蔬菜病虫防治面积逐年递增,虫害的防治面积和挽回损失均大于病害,这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说明,病害是蔬菜病虫防治工作方面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加强对病害防治的重视。
当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有:(1)病虫抗性问题突出。据统计,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高达10000倍,对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的抗性达3000倍,对氯氰菊酯的抗性也接近1000倍,莱蚜对抗蚜威的抗性高达6000倍,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超过500倍,对溴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的抗性达400倍,对乐果、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的抗性达100倍,对氧化乐果的抗性达20倍。(2)菜田滥用化学农药问题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菜田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每一生长季节平均用药超过20次,其中杀虫剂比重超过50%。(3)菜农素质和自我决策能力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开展培训工作。在调查中发现,89.6%的农民表示愿意接受培训,在遇到自己不认识的病虫害时,54.2%的菜农去请教农技人员,这表明农业科技人员在菜农心里是有威信的。植保技术人员应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大力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培训与推广工作。
二、生物防治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我国赤眼蜂工厂化繁殖和田间释放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仅应用于玉米螟和甘蔗螟的防治,后来逐渐应用多种赤眼蜂防治蔬菜害虫的试验工作。山西省应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菠菜和莴苣田的小地老虎,卵寄生率平均为78.68%,同时还可以控制菜园毗邻棉田的小地老虎,控制棉苗被害率低于0.01%,与对照相比,相对保苗率提高96.67%。吉林省应用螟黄赤眼蜂(平原型)防治甘蓝田的甘蓝夜蛾,效果达到77.1%,减少化学农药使用5-7次,有效地控制了农药对蔬菜的残留污染。北京和黑龙江等地开展保护地番茄应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试验,效果可达90%,增产20%,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对蔬菜的污染。当前不少化学农药对蔬菜的污染。当前不少地区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工作,天敌应用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降低防治成本10%-25%,将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之下。
2、微生物制剂的研制和应用
(1)苏云金杆菌(Bt)。Bt是我国细菌类农药研究开发最成功的一样,,已实现了商品化、规范化生产,并由单一粉剂剂型发展为粉剂、乳剂和水剂多个品种,已成为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制剂。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改进,Bt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显著下降,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赖,应用面积迅速扩大。目前,我国的Bt制剂生产厂家已达70多家,年产量最高达2万t,年应用面积超过333万公顷次,成为蔬菜生产中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主导生物制剂。
(2)农用抗生素类制剂。我国应用农用抗生素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历史较长,水平较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抗生素的开发和应用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阿维菌素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96-1997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11个省市,在十字花科、葫芦科、茄果类蔬菜上开展了应用虫螨克防治3个目、7个科的14种害虫,以及害螨和线虫等50多个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目标害虫主要是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白粉虱、蓟马、韭菜蛆、根结线虫、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茶黄螨、菜螟、豆野螟、蚜虫和害螨等,虫螨克对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蜱螨目的主要蔬菜害虫防治效果很好。施药后1d的防效平均可达83.3%,3d的防效为91.7%,5-7d的防效为93.8%,平均持效期可达7-15d,防治斑潜蝇和部分螨类持效期长达25-30d,具有防效高、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佳的特点。对抗性害虫,如小菜蛾、菜蛾、斑潜蝇、甜菜夜蛾的防效也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各地均未出现药害问题,进一步证实了虫螨克对作物的安全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05-4-17/ny_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