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防治细菌性疫病方面,抗生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特别是不规范的滥用抗生素,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给畜禽疫病治疗带来新的难度。本人将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就合理使用抗生素谈一些体会。
  
  (一)使用抗生素注意事项
  
  1.病毒感染时为防治条件性细菌的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最常见的条件性细菌有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特别是大肠杆菌较易发生继发感染。例如春秋季节较多发生的禽流感、猪流感等,在进行紧急防疫抢救、抗病毒药不能治疗的同时,使用广谱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很有必要。
  
  2.在未确定何种致病菌时,要用广谱抗菌药物,以提高杀菌覆盖面,避免病菌漏网。
  
  3.掌握用药时间和期限,早期和急性期使用效果好。
  
  4.要控制使用剂量。首次量应稍大,一般为维持量的两倍,以后用维持量,并用足疗程,以巩固疗效。
  
  5.联合用药要十分注意配伍禁忌。如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类)不宜与速效抑菌药(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及慢效抑制药(磺胺类)合用;而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甙类)、静止期杀菌药与速效抑制药、速效抑制药与慢效抑制药有协同增强或增强相加作用,配伍使用可提高疗效。
  
  6.在使用抗生素防治细菌疫病时,还要注意加强消毒和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源,防止蔓延扩散。
  
  7.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也有助于减少疫病的发生,只有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疫病。
  
  8.为了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除了掌握抗生素的适应性、剂量、疗程外,还要掌握细菌的特性(一般革兰氏阳性菌不易产生耐药性,革兰氏阴性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肠道杆菌最易产生耐药性)
  
  (二)饲料添加抗生素注意的事项
  
  1.严格控制添加数量。有的养殖户为了保证疗效加大添加数量,这样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病原的耐药性,还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效益。如土霉素用作治疗畜禽疫病时,可在饲料中添加0.1%以上,而作饲料添加剂时,应掌握每吨饲料只添加10--15克。
  
  2.严格控制用药时间。一方面,一种抗生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有些存活下来的病原菌对这种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同时,长期使用同种抗生素会抑制肠道中某些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控制用药时间,还可以有效地限制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量。如土霉素和钙盐在用作饲料添加剂时,应在屠宰前7天停药,磺胺类药物应在屠宰前1个月控制使用。
  
  3.对不同畜禽种类区别使用。不同畜禽种类、同一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抗生素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猪在配种及产仔前后适量饲喂抗生素可提高受胎率、产仔数和断奶窝重,而仔猪在8--10周龄时用抗生素效果就会下降。同样,土霉素用于成年的反刍动物,会抑制瘤胃微生物的活动;而对幼畜的效果较好。
  
  4.要与饲料混合均匀。使用抗生素时应先制成预混饲料剂,然后再拌入饲料中,这样一般能够拌匀。严禁将抗生素直接拌入饲料,这样做往往会搅拌不匀而产生畜禽中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细菌 饲料 疫病 速效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