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产教融合,探索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


杨敏丽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特别是丘陵山区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中国农业大学一直秉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农业农村重大战略需求,在精准扶贫、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中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科技、平台资源优势,为减少贫困人口、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主动开展工作。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携手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7个南方丘陵山区省份实施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共捐赠烘干机25台套,价值约300万元(含安装费、运输费和技术指导费等),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的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

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性

我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致呈现如下特征:一是贫困地区中,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边疆地区占主体,经济发展落后;二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手段落后,大多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三是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四是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大多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约20%的农村劳动力为文盲、半文盲。扶贫工作主要是要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2015年,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破解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下简称“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生产环节,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

南方水田区和西南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部分地区玉米、马铃薯也占一定比例;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油菜、花生、水果、蔬菜(包括辣椒、大蒜)、茶叶、中药材等,这些地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大多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5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30%,产后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就更低,普遍在10%以下。在早晚稻收获季节,这些地区大多处于雨季,传统的晾晒方式面临极大挑战,如果晾晒不及时或者不能及时烘干,极易滋生黄曲毒素,产生霉变,粮食数量、质量、品质甚至是人类健康均受到威胁,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对于经济作物而言,产后初加工也是提升其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因此,针对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急需,选择产后初加工作为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关键环节进行扶持,力求能通过加工方式、加工手段的改变,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助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收入的增加。

产教融合,实现强聚力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已有近113年的历史。长期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在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农业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农业工程下属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装备工程、农产品贮藏工程等均属工学院教学科研范畴。工学院在农产品贮藏加工特别是粮食干燥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在粮食保质干燥与储运减损增效技术开发、果蔬与中药材加工机械化及装备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在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扶持政策、机械化生产模式、农机装备系统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 水稻 处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