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将自主创新研发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形成智能粮食干燥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粮食储藏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智能粮食干燥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自动控制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全面提升储粮设施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储粮环节的粮食损失,同时为粮食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优质生活和工作环境,为经营者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经营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的粮食安全管理环境。”胡学军认为。
商机:谁将分得“最大的奶酪”?“日本的主食是大米,稻谷是其主要作物。随着消费者对大米口感的追求,日本稻谷烘干技术已经从单纯的量多便宜,逐步转变为追求美观、美味和安全、放心。烘干技术也随市场需求,从原来的只考虑烘干效率,发展到现在同时注重烘干品质、节能和智能化。日本比较知名的如金子、山本和佐竹等烘干机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重视烘干技术的研发创新。农业机械研究所设有稻谷烘干加工研究、实验室,而烘干机生产企业均有相应的技术开发部,配备了精干的技术力量和现代化的研究和试验手段。”河野元信提到的这些日本烘干龙头企业,都有80年以上的历史。它们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下料、折弯等都采用数控设备,焊接、成型加工和喷涂基本都是采用机器人,生产的烘干机质量好、精度高、自动化程度也高。这些都是其繁荣不倒的发展密钥。
而近年来,我国粮食干燥行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10—2013年,国内烘干机保有量以年均150%的增幅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内粮食烘干设备市场销售额超过30亿元。
然而,我国机械烘干粮食不足10%,而发达国家可达到95%,由此可见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发展远不能适应粮食生产发展需要。再加上,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烘干机必将有广阔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巨大。据测算,如果机械烘干比例达到30%,还至少需要8000—10000套烘干设备。
据了解,当前我国粮食烘干机生产企业有400多家,但大部分烘干机设备厂家规模小、入门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很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系统的思考,专业从事研发的比较少,主要都是靠相互模仿,与国际产品技术差距相差较大。烘干机行业亟需强有力的大企业引领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中联重科、中农农机、中国一拖等众多知名工业集团纷纷跨入粮食干燥行业,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我国粮食烘干产业发展、加速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储粮损失、更好解决我国粮食干燥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粮食烘干设备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产品形态来看,客户需求从单个烘干机械发展到配套烘干设备,再到烘干储运一体化成套烘干工程。”胡学军表示。
“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中对农业装备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认为,‘农机制造2025’也就是‘农机制造4.0’,应该包括两个层次,即‘农业装备制造的4.0’和‘农业生产的4.0’。‘农机制造2025’的提出,将促使农机装备行业不再是单一的买产品、买服务,而是买方案,即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提供不同作物、不同规模、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现代农业生产解决方案。为此,中联重科适时提出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全程解决方案服务商’的业务战略,并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喜恩介绍,中联重科自主开发的辅助工程,包含湿入料斗、湿谷仓、提升机、链运机等设备,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目的,就是让用户体验更方便、经济效益更高。
王喜恩认为,农机工业4.0涉及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发、用户维护及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实现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融合的制高点。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农机制造业还不能操之过急,还需扎扎实实向先进国家学习,在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同时,解决端到端的流程问题,推进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同时解决产品定义、标准缺失问题,重视软件、流程、规则的制定与培养,继续加大对产品制造自动化装备问题解决力度,打好工业4.0基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7-8-14/nj_7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