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臣农机合作社社员李学清说:“以前搞农机修理,只是凭经验,靠土办法,有些故障不能做到手到病除,培训解决了许多难题。”去年,李学清参加了中国农机手大赛,勇夺山东“机王”称号,市镇给了1.5万元重奖。今年胶州顺势而为,举办了第一届农机手大赛,1000多名机手踊跃参赛。
机收注意事项,机械维修保养,农机化新技术……农机局专家、农业大学教授都是合作社的老师,胶州农机部门对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进行了系统的培训,30多个农机合作社承担了推广和培训职能;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贷款、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优先、重点扶持;财政投入280万元,依托农机合作社建设了19处“农机安居工程”,8处区域性维修中心。
鸿飞农机合作社同时挂着李哥庄镇双京社区农机安全监理中心的牌子。宋习文说:“原来,年检时要把拖拉机开到市里,费时又费力;现在服务到了家门口,挂牌、办证、年检都能就地办,不用往城里跑了。”如今,胶州依托合作社,建起了5个安全监理服务中心和16处社区服务窗口。
从遍地狼烟到秸秆回田——“三大工程”保生态创高产“过去,一到“三夏”时节,秸秆随手一把火,农田遍地起狼烟。如今,秸秆被粉碎,覆盖地表,培肥地力。破解‘禁烧’难题的突破口,就是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刘强介绍,去年以来胶州市安排资金2830万元,给1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费安装了秸秆还田切碎器,每亩补助秸秆还田作业费25元,使全市50万亩小麦秸秆99.9%机械化还田。培肥了地力,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干部群众都满意。
“保护性耕作真叫好,省时省力又环保;深松镇压抗倒伏,关键在于处理草;高产高效哪里看,金色庄园转一转;景色优美天际蓝,亩产最低一吨半;要想免耕夺高产,农机农艺找答案。”洋河镇朱季村高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高古对保护性耕作理解很透,自己编了这段顺口溜。尽管他已年过花甲,讲起话来仍饱含激情:“我去日本考察过,就是要比比看,他们一亩地能产多少粮?”从2008年起,合作社在流转土地上推行机械秸秆还田和深松免耕技术,2014年玉米亩产2125斤,小麦亩产1400斤;今年,小麦亩产1511斤,在青岛首屈一指。“玉米今年亩产想突破2200斤,照目前的情况看,应该没问题。”杜高古信心满满。
去年,高产合作社改造了一款深松免耕施肥播种一体机,将一次播种12行玉米改为11行,并加了一个装置,实现了自动起垄和播种镇压耢平,每亩减少成本300多元。合作社的金色庄园被确定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开展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灌溉制度与粮食高产技术优化配置,亩均增产9.8%、节本增效150多元。
传统农业被现代农业改变,农耕方式被农机应用改变,农民认定这个理,政府更是大力推。两年来,胶州已连续投入1000万元,每亩补助50元,将保护性耕作由成方连片推向了整村整镇,实施面积达20万亩,被评为“山东省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同时,除了秸秆还田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胶州还实施了农机深松整地工程。今年计划秋收后完成深松作业26万亩,打破犁底层,提升地力。
记者观察:如何让“主力军”发挥最大效用
谈到农业生产,过去农民口中的“农业机械化”,已变成现在的“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正逐步占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农民渴望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那么,在生产工具与人的素质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些分类细致的农机引入农业生产中呢?胶州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机合作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的一项有效措施。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合作社可以说是探索农业耕种模式、机具配套技术的最佳载体。从本文不难看出,合作社是一个农机人才集聚的地方,其中不乏农机大户、维修人才和农机经营能人等。合作社通过优秀农业劳动者与先进生产工具的有效组合,为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建立了有效的组织机制。同时,合作社还利用其拥有大型农业机械、新型农机具的优势,加快技术转化升级,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当之无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那么,如何让农机合作社这支主力军发挥出最大效用呢?首先,当地农机部门可利用购机补贴的杠杆作用,对合作社进行政策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具体来看,合作社购机可享受优先补贴和累加补贴,鼓励购置大马力、高性能的复式作业机械,使合作社的农机装备水平大大提升,农机作业能力相应提高。同时,对服务规模大、社员带动广、服务项目全、市场品牌好的农机合作社争取作业项目资金,引导优质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5-9-24/nj_7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