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机械化是对菜农们过去生产方式的一次颠覆,需要菜农们在农艺和农机具应用方面做出改变。”北京市房山区农业机械研究所农机推广人员杨超告诉记者,“在栽培方面,蔬菜机械化作业对育苗高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蔬菜苗高不能超过20公分,否则无法进行机械化移栽。另外,由于移栽机的投苗频率是有限的,如果超过极限,操作者就会感到紧张,出现漏栽的现象,对于新手来说难于掌握。因此,育苗和移栽两个难关很不好过。”
面对难题,何丽君表示:“育苗高度问题其实并不是难点,只要控制好水分管理,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但农机操作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有专人指导了。”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农机推广站在组建服务队的同时,也为他们配套了一支由专业农艺人员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组成的“教学队伍”,方便机手们遇到问题随时解决。“在新机具进村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些技术人员来做了4次专门指导,现场出现疑问,他们马上耐心讲解,这让我心里一下就踏实了。”石喜迎告诉记者。
石喜迎对自己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打趣地说道,“我发现合作社里属我们机手挣得最多,而且操作和保养机具的工作很轻松,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4500—5000元,不接触农机的社员只能拿2000—3000元。”
自从蔬菜机械进驻河口村,全村蔬菜种植步入正轨,从辣椒和叶菜长势上来看,这一季预计增产10%左右。何丽君说:“今年蔬菜服务队作业还处于免费试运行状态,明年机械和技术相对成熟后,会适当收取费用,农户都表示可以接受,相信村民以后会越来越依赖机械化作业。”
机械依赖度与推广度双升从陌生到熟悉,从初探到依赖,机手和菜农的农机情结日益加深。如今,河口村的菜农们遇到生产方面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什么机械可以解决。杨超认为,对于农机推广来说,农户对农机和农技的认可度是其关键因素。“蔬菜机械化在河口村首战告捷,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的蔬菜生产问题,同时为其他地区的蔬菜机械化推广开辟了先河。房山区农机推广部门下一步将在其他蔬菜村推广河口村模式。”杨超透露。
初探成功更加坚定了河口村的蔬菜机械化的道路。何丽君表示,随着机手和菜农们的农机化热情高涨,河口村下一步将配备更多的机械,从三方面继续大力发展蔬菜机械化。一是建设一支植保队伍,购置一批自走式风送喷雾机或悬挂式喷雾机,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流失,节约用水量;二是增置空间电场防病除雾设备、声波助长设备和温室环境因子自动监控系统等物理农业装备,以提高蔬菜产量;三是强化产后管理,安装省力轨道运输车,运输果菜和农用物资,最大程度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保证温室采收作业质量。此外,还可集成施肥、喷药以及采摘等多种设备,满足温室多种作业需求。
据刘晓明透露,为满足菜农需求,北京市农机推广站下一步将根据示范园区日光温室面积大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引进10台套空间电场设备、10台套声波助长设备,4台设施深耕机,提升温室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记者观察:“规模化”呼唤机械化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各环节的机械装备技术难题正在逐一破解,除收获类机械外,各种大棚拖拉机、自走式移栽机和旋耕起垄铺膜一体机等设施装备陆续上市,菜农们对机械化作业的呼声很高。然而,就是在这种看似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北京市房山区河口村的蔬菜机械化之路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京郊地区利用几年时间建立千亩蔬菜村,将适合蔬菜种植的地区以村为单位集中起来,统一进行蔬菜连片种植。同时,再以村为单位实行种植品种、施肥、植保、采收加工、销售等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化生产,为蔬菜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机械化发展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农机推广部门通过成立蔬菜生产农机专业服务队的方式来推进机械作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机装备发挥最大效益,也必将给菜农带来直线上升的收益。利润是菜农转变耕作方式的重要因素,面对鼓起的腰包,相信不仅是河口村的菜农会继续购置机械,连周边的蔬菜村也会跃跃欲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具使用指导方面,北京市农机推广站选择了让农机和农艺方面的专家同时对机手进行教学,无论机手遇到机具方面的问题还是技术方面的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询问相关人员,使农机农艺实现了完美融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5-8-5/nj_7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