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收获机市场:美丽外表下的暗潮涌动


杨雪

一年一度的国际农机展上,收获类机械绝对是不可错过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收获机械是制造企业秀实力、拼技术的绝佳“模特”,俘获一众“粉丝”的利器;另一方面收获类机械也是观众认知度最高、最感兴趣的产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收获机械绝对名列展会必看名单榜首。那么,本届展会上,各家企业展出的收获机械的表现如何?又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市场信号呢?

 

凭什么那么美?

在农机变美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农机装备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别是与近几年来我国农机制造装备的水平提升分不开,诸如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智能喷涂等制造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扮靓我们的农机。

 

农机越来越漂亮了,也许是这些年来农机展给观众最为直接的感受。过去,外资品牌农机往往成为农机展上的“明星”,除了先进的技术以外,靓丽的外表更是其吸引人的法宝,高大上的范儿令人爱不释手,观众甚至都排着长队等着合影。

如今,享受这样明星待遇的收获机已经不再局限于外资品牌了。雷沃、中收、中联重机等企业的收获机前无不聚集着大量观众,靓丽的颜色、流线型的外观、精致的做工……国货收获机仿佛是从丑小鸭慢慢蜕变成了白天鹅般,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在展会上,我感觉现在国内农机制造企业的整体水平在提升,这点无论从产品外观、质量,以及展台设计风格等都有所体现,确实比过去好很多。”久保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营业管理部副部长周长生说。

在农机变美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农机装备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别是与近几年来我国农机制造装备的水平提升分不开,诸如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智能喷涂等制造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扮靓我们的农机。而更加注重设计和制造细节,注重用户体验的制造理念,也使得我们的国货农机不断向外资品牌靠拢,越来越有“范儿”。

“通过这次展会的展示,我也欣喜地看到,国内主要农机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制造技术的提升以及关键零部件质量的提高,使得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与近3年来我们制造装备的大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对此表示了肯定。

另外通过展会,我们其实不难看出,与拖拉机遍地开花不同,如今收获机械的品牌集中度正在进一步加大。凯斯、迪尔等国际巨头依然控制着高端用户的市场,久保田、洋马等日资品牌依旧强势,而国内占据优势地位的收获机企业也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在我们为国货农机的优异表现欢呼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外资企业对于中国收获机市场的布局力度进一步加大,比如凯斯、CLASS等外资强势农机企业都纷纷推出更加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联合收割机。而水稻收获机的领军企业久保田则推出了带剥皮功能的玉米轮式收获机。这种种表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在谷物收获机领域的竞争正暗潮涌动,压力进一步的增大。

 

大,更大?

收获机的喂入量不可能是无限地向上发展。实际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6—8kg/s喂入量是比较符合我国农田农业生产条件的。水稻收获机的主流应该是2—3kg/s喂入量这个区间比较合理。

 

只要步入展馆,最抢眼的一定是高大威猛的收获机械,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所谓的大并不仅仅是指外观的高大,更确切的是指大喂入量。

不久之前,能够生产出6kg/s喂入量的谷物收获机企业已能引领市场风骚,如今短短一两年的时间,6kg/s喂入量已经发展成为了市场主流。一些大企业更是将目光瞄向了10kg/s以上喂入量。

雷沃重工这次推出了号称国内最大喂入量的谷物收获机GN120,喂入量达到了12kg/s。通过更换不同部件,还可满足小麦、水稻和油菜等多种作物的收获。水稻收获机方面,久保田也推出了4kg/s喂入量的全喂入水稻收获机。

“这次展会上,收获机械喂入量进一步向上延伸的特点非常明显。10多个主要厂商展出的小麦收获机,都以6公斤喂入量为主,可以看出收获机产品进一步向大型高效化方向发展。”宁学贵说,“当然收获机的喂入量不可能是无限地向上发展。实际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6—8kg/s喂入量是比较符合我国农田农业生产条件的。我们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也主要集中在6—8kg/s的机型上。水稻收获机的主流应该是2—3kg/s喂入量这个区间比较合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玉米 收获机械 小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