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振奋的是,新疆农牧业机械管理局近日制定了《加快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方案》。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疆各地各类农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特别是北疆棉区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适合机采棉花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模式试验推广,以及联合整地、机械化铺膜播种、膜下滴灌、卫星导航作业、高效植保等先进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为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因此,新疆具备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条件,未来将以25个棉花高产县为依托,示范推行以耕种收为主要内容的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到2015年,全疆棉花机收水平将达到14.73%,到2020年,机收水平将达到35.5%。
收购加工标准缺失 制约技术进一步应用既然机采效果明显,为何却难以大面积推开?专家认为,除了采棉机价格较为昂贵外,更重要的是,机采棉含杂率普遍比人工采棉更高,且国家尚未制定机采棉收购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加工企业可以拒绝收购机采棉花。
“人工采摘,对于棉花等级的处理会非常细致,这是采棉机无法比拟的。人工采摘摘下来的是一类棉或二类棉,而机采如果驾驶员技术较高,一般能达到二类或三类的标准。”昌吉农之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建飞说。他的合作社近年流转土地,按机采棉的标准种植棉花,直到最近才有了明显的盈利。“我们几年前购买了两台二手进口采棉机,价格也高达每台100多万元,如果不是贷款等政策的倾斜,根本不敢买。而且过去机采的成本优势很大程度被收购差价抵消,要不是我们还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根本撑不到现在。幸好现在有关部门大力倡导机采棉加工设备改造,这样机采棉的销售才有了比较稳定的出路。”
正如马建飞所说,机采棉轧花加工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新疆棉花采摘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目前,机采棉的加工成本比人工采摘的棉花要高160元/吨,此外国家没有制定机采棉收购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加工企业拒绝收购机采棉花。即使收购,一些棉花加工厂对机采棉的质量要求过高,扣除水分和杂质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2%和5%,棉农很难承受。因此,新疆农牧机械管理局在《加快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以“千万亩棉花高产”创建为引领,继续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棉花加工能力,建立健全符合机采棉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为机采棉顺利进入销售市场提供保障。此外,还应统一棉花收购部门的扣杂率,稳定棉花质量等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全面推进。
昌吉州政府在延长机采棉产业链条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2009年至今,该州连续四年安排专项资金为机采棉加工设备改造进行补贴,全州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积极筹措资金1.24亿元,加快机采棉加工设备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州改造机采棉加工厂已达14家,其中投资到位成规模的为4家,其余由于资金原因,是对原生产线进行部分改造,附加了清花、皮棉清理、烘干等设备。
但不少专家认为,在原生产线上附加设备进行改造只是权宜之计。李继红表示:“就像电池一样,把两节新电池和两节旧电池串联,效率会大打折扣。单独建新的机采棉加工线工艺成熟,轧花效率高,皮棉质量最终能接近手摘棉加工标准。”为此他建议,政府应大幅度提高补助资金,建议每年补贴资金集中投一个厂;要改变棉农传统种植观念,建议采取由当地政府协调,专业合作社运作,或由纺织厂、棉花企业、银行、种棉乡镇组成股份制公司,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棉花产业链。这种股份制企业运作关键是轧花厂能加工出达标皮棉,终端是纺织企业能接受的机采加工棉。
专家连线:
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
消费者更关注采棉机性价比采棉机每一行有前后2个采棉滚筒,每个滚筒上有12根坐管,一根坐管上要有18个采棉指。坐管围绕滚筒轴公转,本身还要沿着凸轮摆动,同时带动18个采棉指转动,从而把棉花卷上。转到后面的时候,每个采棉指上方都有一个脱棉盘,把棉花脱下,随后由空气吸吹把棉花送入集棉箱。道理说起来很简单,有点像在医院中常见的棉签的缠绕过程,但是机器运动结构众多,整个制造过程非常复杂,这就对机械的制造、装配、速度参数的匹配要求都非常严格。一台采棉机在收获季的作业面积为4500—6000亩,因此对零件强度、工艺水平要求非常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4-9-28/nj_7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