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铮
一方面是一台采棉机相当于1000个采棉工人的效率,另一方面是采棉机动辄三百万元以上的价格;一方面是机采棉能保证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采摘,另一方面是机采棉含杂率高,而且很多企业不愿意购进清花设备,导致其收购意愿降低。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仅为10%左右,既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又面临不少制约因素。请看——
机艺融合日趋成熟 具备大面积推广条件“你是想了解采棉机,还是机采棉?”当记者联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牧业机械推广总站书记张山鹰,想要了解新疆采棉机械化情况时,他反问道。“要是采棉机,虽然机器结构比较复杂,远超谷物收获机械,但还相对容易介绍。要是机采棉,那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极好地诠释了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农机农艺融合这一理念。”张山鹰所说系统工程的复杂程度,记者在接下来前往昌吉州实地探访时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昌吉州农机推广站站长李继红对此感触更深。
“我从20多岁开始到现在50多岁一直搞农机推广工作,棉花机采是我遇到最难的。”李继红说,“像小麦、玉米机收,只要农民有需求了,一推就广,甚至不用农机部门怎么推动;唯独这个棉花,明明有需求,却总是卡在什么地方。解决了这个问题,又会出现那个问题,而且是意想不到的。”
早在十多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从国外进口采棉机,其高效率让地方上的农机工作者眼红不已。2008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机具选型等前期准备工作后,昌吉州开始试行推广机采棉。“我们当时引进的都是约翰迪尔、凯斯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新型采棉机,没想到老百姓不认可,演示推广了几次,免费收棉农都不让,把机器从地里轰走了。究其原因,当时效果确实不尽人意,主要是采收的棉花含杂率较高,而且棉花成熟度不一致。人工采收是成熟一点采收一点,一块地要采两三轮;而采棉机一次性把地块里的棉花全部收完,没有完全成熟的棉桃就白白浪费了,损失率让棉农大呼‘伤不起’。”谈起这段往事,李继红苦笑连连。“后来我们逐步认识到,不能只从收获的角度看机采棉,其中涉及到棉花品种、农艺栽培措施、田间生产管理、残膜回收、化学脱叶催熟、机械采收、棉花清理加工、皮棉质量标准等诸多环节。只有这些环节全部理顺,农机农艺真正融合,机采棉才能真正得到推广。”
如今,昌吉州在机采棉推广中选用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棉花品种,解决了花期长短不一的问题;统一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解决了种植模式多样的问题;农户分散经营条件下,对棉花播种、灌溉、植保、化控等作业统一时间、统一进行田间管理,解决了机械作业质量不规范的问题。到2013年,昌吉州棉花机采呈现出“井喷”态势,全州计划实现棉花机采面积40万亩,最后实际机采面积达到45万亩,较上年机采面积增长200%。
节本增效优势明显 机采棉时代加快到来目前,新疆棉花产区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3年,棉花生产机耕水平达99%,机播水平达99%,以耕种收为主要内容的全程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虽然机收水平比前些年有了较大提高,但绝对比例仅有10%左右,仍有很大上升空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要好一些,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达901.39万亩,其中机采模式种植达738万亩,预计机采面积有望突破630万亩,占兵团棉花播种面积的70%,将再创历史新高。
张山鹰表示,棉花机械化收获想要得到大面积推广,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劳动力成本要足够高,如果人工非常便宜则没必要使用机器;二是棉花产量要足够高,如果机采成本占了收成的很大比例,则无人会用;三是实现规模化种植,至少在一大块土地上棉花品种要一致,成熟期要一致。他认为,目前在新疆这三项条件基本已经满足,机采棉全面取代人工的时代正加快到来。
张山鹰的判断在昌吉州基本得到验证。李继红称,该州棉花机采大幅提高的原因,一是机采棉的节本增效作用显现。以昌吉市为例,随着合作社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土地流转的深入推进,面积达几千亩的大型农场随处可见。2013年,该市机采棉每亩收获350公斤左右,亩产量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处于较高水平。首遍机采费180元/亩,一般一遍即可,仅少数需二遍作业,打脱落叶剂28元/亩,作业费15元/亩,合计机采费用为223元/亩。手工摘棉拾花费约为850元/亩。尽管手工棉平均收购价为8.8元/公斤,比机采棉平均收购价7.6元/公斤高1.2元/公斤,但总的算下来,机采棉较手工摘棉每亩可节本增效200元左右。二是机采效率高。单机作业量每天最少也近500亩地,农户对机采的认同率大幅提高。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疆农牧业机械管理局近日制定了《加快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方案》。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疆各地各类农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特别是北疆棉区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适合机采棉花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模式试验推广,以及联合整地、机械化铺膜播种、膜下滴灌、卫星导航作业、高效植保等先进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为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因此,新疆具备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条件,未来将以25个棉花高产县为依托,示范推行以耕种收为主要内容的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到2015年,全疆棉花机收水平将达到14.73%,到2020年,机收水平将达到35.5%。
收购加工标准缺失 制约技术进一步应用既然机采效果明显,为何却难以大面积推开?专家认为,除了采棉机价格较为昂贵外,更重要的是,机采棉含杂率普遍比人工采棉更高,且国家尚未制定机采棉收购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加工企业可以拒绝收购机采棉花。
“人工采摘,对于棉花等级的处理会非常细致,这是采棉机无法比拟的。人工采摘摘下来的是一类棉或二类棉,而机采如果驾驶员技术较高,一般能达到二类或三类的标准。”昌吉农之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建飞说。他的合作社近年流转土地,按机采棉的标准种植棉花,直到最近才有了明显的盈利。“我们几年前购买了两台二手进口采棉机,价格也高达每台100多万元,如果不是贷款等政策的倾斜,根本不敢买。而且过去机采的成本优势很大程度被收购差价抵消,要不是我们还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根本撑不到现在。幸好现在有关部门大力倡导机采棉加工设备改造,这样机采棉的销售才有了比较稳定的出路。”
正如马建飞所说,机采棉轧花加工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新疆棉花采摘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目前,机采棉的加工成本比人工采摘的棉花要高160元/吨,此外国家没有制定机采棉收购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加工企业拒绝收购机采棉花。即使收购,一些棉花加工厂对机采棉的质量要求过高,扣除水分和杂质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2%和5%,棉农很难承受。因此,新疆农牧机械管理局在《加快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以“千万亩棉花高产”创建为引领,继续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棉花加工能力,建立健全符合机采棉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为机采棉顺利进入销售市场提供保障。此外,还应统一棉花收购部门的扣杂率,稳定棉花质量等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全面推进。
昌吉州政府在延长机采棉产业链条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2009年至今,该州连续四年安排专项资金为机采棉加工设备改造进行补贴,全州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积极筹措资金1.24亿元,加快机采棉加工设备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州改造机采棉加工厂已达14家,其中投资到位成规模的为4家,其余由于资金原因,是对原生产线进行部分改造,附加了清花、皮棉清理、烘干等设备。
但不少专家认为,在原生产线上附加设备进行改造只是权宜之计。李继红表示:“就像电池一样,把两节新电池和两节旧电池串联,效率会大打折扣。单独建新的机采棉加工线工艺成熟,轧花效率高,皮棉质量最终能接近手摘棉加工标准。”为此他建议,政府应大幅度提高补助资金,建议每年补贴资金集中投一个厂;要改变棉农传统种植观念,建议采取由当地政府协调,专业合作社运作,或由纺织厂、棉花企业、银行、种棉乡镇组成股份制公司,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棉花产业链。这种股份制企业运作关键是轧花厂能加工出达标皮棉,终端是纺织企业能接受的机采加工棉。
专家连线: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
消费者更关注采棉机性价比采棉机每一行有前后2个采棉滚筒,每个滚筒上有12根坐管,一根坐管上要有18个采棉指。坐管围绕滚筒轴公转,本身还要沿着凸轮摆动,同时带动18个采棉指转动,从而把棉花卷上。转到后面的时候,每个采棉指上方都有一个脱棉盘,把棉花脱下,随后由空气吸吹把棉花送入集棉箱。道理说起来很简单,有点像在医院中常见的棉签的缠绕过程,但是机器运动结构众多,整个制造过程非常复杂,这就对机械的制造、装配、速度参数的匹配要求都非常严格。一台采棉机在收获季的作业面积为4500—6000亩,因此对零件强度、工艺水平要求非常高。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启动了第一个采棉机项目。去年,中国农机院推出4MZ-3型自走式采棉机。此款机型采棉头实现100%的国产化,达到作业要求,此项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一大创新。此外,该机型还实现了自动对行、多点润滑等功能。
对采棉机这样的高端农业装备,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不高,更多的是关注性价比和投资回收期,而且采棉机和谷物收割机还不完全一样,它要求的制造精度和配置更高。在研发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消耗大量的资金,但不经千锤百炼,就不能成功研发。
新疆农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士国:
借鉴新疆经验应因地制宜棉花机械化生产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品种和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各地如果借鉴新疆经验,主要是做好耕整、选种、机播、化控、脱叶催熟、加工等六个环节管理,提前为机械采收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在棉株外形控制、机收含杂率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我曾经在不少地方都看到有棉花株型偏高、地块耕整不平等问题,这就需要来年及早化控;针对株距不一、缺苗率较多、少数同穴双株等问题,建议考虑播种机械的性能及效果。总之,各地应合理化调,做好脱叶催熟试验,并鼓励引进采棉机进行机采棉试验。
基层声音:新疆轮台县农业局局长幸炯辉:
种机采棉要抓细节机采棉的种植模式,需挑选出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精量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田管、精准植保,在管理中抓细节,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目前,轮台县1.3万亩棉田呈现出“千亩一展平、万亩一颜色”的良好长势,完全符合高产机采棉标准。随着机采棉种植技术的推广,必将对全县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较大推动作用,为加快轮台县棉花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之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建飞:
合作社带动标准化种植我和周边农户们组建的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农机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总投资达到1500万元,拥有本地区规模较大的“农机大院”。合作社一开始购买了两台二手进口采棉机,后来逐步添加机具,现在已经拥有5台世界先进的约翰迪尔9996型水平摘锭式采棉机。合作社流转土地达5000亩,均按机采棉的标准种植,同时还带动周围农户按机采棉标准种植。今年,合作社的几台采棉机都已经签订了周边采棉作业合同7000亩以上。
新疆沙湾县四道河子镇采棉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久辉:
多环节影响机采棉过去人们认为机采棉就是采棉机的问题,后来认识加深了,种植和管理方面的因素也考虑进来。现在看来,其实机采棉涉及农机、农资、技术服务、气象和收购等方方面面,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受到影响。合作社应与棉花加工厂、农机部门、农资部门等一起,共同制定机采棉种植、管理及机采计划。
天鹰棉花加工厂董事长扈宏伟:
加工企业应参与推广我认为应当让棉花加工企业参与制定机采棉的推广种植计划。企业的合理意见得到采纳,利益得以维护,就可以大面积收购机采棉。
链接:新疆兵团采棉机作业农技要求●合理配制棉花种植行距,便于机械进行作业及丰产。依据目前几种主要机型的要求,棉花种植行距必须是(66+10)cm或(68+8)cm的配制方式,株高一般控制在65—85cm,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15cm以上为宜。
●适时采收。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即可进行机械采收。
●合理制定行走路线,以减少撞落损失。采净率达95%以上,总损失率不超过4%,其中:挂枝损失0.8%;遗留棉1.5%;撞落棉1.7%;含杂率在10%以下。
●脱叶催熟剂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且气温一般稳定在18—20℃期间的前期进行较为适宜。
●机械采收完毕后,要进行人工清田,以便减少损失浪费,等连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作业。